Translation 翻譯新鮮事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2

you me you me ??

Happy time~~~ 中式英文來搞笑!! 1. we two who and who?咱倆誰跟誰阿2. how…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2

翻譯=準確轉換

翻譯是指在準確通順的基礎上,把一種語言資訊轉變成另一種語言資訊的行為。 所有與語言相關的事物(例如文學和演講)基本上都可以進行翻譯,包括小說、電影、詩歌、演講等等。但是不同的領域,翻譯的困難度也不同。例如,詩歌幾乎是不可能準確翻譯的,因為詩歌的形式、音韻等,都是組成其含義的一份子。 語言是適應人類社會傳達感情、交代事件等事務的誕生而產生的.很多非文學類文本的翻譯工作,包括軟體手冊和其他商業及專業文本,注重的是意義的傳達,以能通順傳意為主要要求。除了出版業以及本地化相關產業外,很多國家政府或國際組織,也需要大量的翻譯人才。 如果說非文學作品的翻譯是一項可以學習的技能的話,那麼翻譯文學作品甚至詩歌,往往可以說是一門藝術,需要一些天賦。文學翻譯出於美學的考量,在翻譯時不能僅注重字對字、詞對詞的翻譯,更不能忽略了文化間的不同點,否則經常會導致譯文在語意、美感、風格上的流失。總之,一個優秀的翻譯人員必須在準確性和可讀性之間找到很好的平衡。 從日文翻譯的運作的程式上看實際包括了理解、轉換、表達三個環節,理解是分析原碼,準確地掌握原碼所表達的資訊;轉換是運用多種方法,如口譯或筆譯的形式,各類符號系統的選擇、組合,引申、濃縮等翻譯技巧的運用等,將原碼所表達的資訊轉換成解碼中的等值資訊;表達是用一種新的語言系統進行準確地表達。翻譯的形式和內容如此紛繁複雜,從中抽象出一個具有哲學高度的翻譯的定義也是一項非常艱難的重任,國內外的眾多學者對此作出了許多努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不同的角度對日文翻譯活動作出了概括和總結。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1

英文翻譯速成班

要想做一名合格的英文翻譯,首先要從學習時代抓起,很多人學習英文的時候都是靠死記硬背,自己的英文水準都是漢語式英文,又怎能做一個合格的英文翻譯呢?下面簡單的介紹下在英文學習過程中的一點心得。 過早學習無法理解英語的語法和規則,只能靠死記硬背。是按照學母語的辦法去學的,學了還是要從學,要知道我們是在學外語啊!我們所處的環境並不允許我們按照學母語的辦法去學,我個人認為,真正的雙語建築翻譯人才是不存在的,總有一個是母語。有些人小學時就把小孩送到英國,結果是在英國的時候英語好,在中國的時候漢語好,沒有一個真正好。此外你還要考慮教育成本,這麼大的投資能收回來嗎?特別對咱窮人的孩子而言。不過你願意把這些錢花在中國的話,一樣能學得很好。除非你像印度上流社會一樣,他們從小把孩子送到英國,刻意讓英語成為他們的母語,而這些孩子根本就不會印度語,這是犧牲母語換來的,而多數印度人包括商人、技術人員的英語發音很糟糕,根本不能和上流社會流利的英國英語相比。英語中的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的使用也是同樣道理。語法是為人服務的,語法是個好東西,只要掌握了規律,懂得了語法的道理,學習是可以投機取巧的,要多走捷徑、少走彎路。說語法重要,是指基本語法,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說不要太注重語法,是指不要過分玩弄語法,挑剔介詞副詞的用法,比如說給某人打電話是不是只能說call someone on …(電話號碼), 乘坐某航班是不是只能用on FLT No…. 。另外還有一個口語和書面語的問題,很多朋友總是說自己的口語不好,問我如何提高口語水準。我的回答很簡單,首先要搞清楚是口語不好還是基礎根本就不好。據我所知,大多數人是基礎根本就不好,聽不懂的同樣看不懂;說不出的同樣寫不出。這是因為如我上面所說,我們是在學外語,不是學母語,所以我認為要想提高口語法律翻譯,還是離不開基礎,不能單獨學口語。 母語有可能口頭好,卻寫不好。外語的書面語和口語應該是齊頭並進的,不應該分割開來,口語好的人,書面語都好;而書面語好的人口語卻不一定好。書面語學好了,基礎打好了,功到自然成。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1

中文& 英文 思維大不同

指根據英漢兩種語言不同的思維方式、語言習慣和表達方式,在英文翻譯時增添一些詞、短句或句子,以便更準確地表達出原文所包含的意義。這種方式多半用在漢譯英里。漢語無主句較多,而英語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語,所以在翻譯漢語無主句的時候,除了少數可用英語無主句、被動語態或 “There be…” 結構來翻譯以外,一般都要根據語境補出主語,使句子完整。 英漢兩種語言在名詞、代詞、連詞常用英文翻譯方法與技巧 英漢兩種語言在句法、辭彙、修辭等方面均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此在進行英漢互譯時必然會遇到很多困難,需要有一定的翻譯技巧作指導。常用的翻譯技巧有增譯法、省譯法、轉換法、拆句法、合併法、正譯法、反譯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組法和綜合法等。這些技巧不但可以運用於筆譯之中,也可以運用於口譯過程中,而且應該用得更加熟練,因為口譯工作的特點決定了譯員沒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思考。 指根據英漢兩種語言不同的思維方式、語言習慣和表達方式,在英文翻譯時增添一些詞、短句或句子,以便更準確地表達出原文所包含的意義。這種方式多半用在漢譯英里。漢語無主句較多,而英語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語,所以在翻譯漢語無主句的時候,除了少數可用英語無主句、被動語態或 “There be…” 結構來翻譯以外,一般都要根據語境補出主語,使句子完整。英漢兩種語言在名詞、代詞、連詞、介詞和冠詞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別。英語中代詞使用頻率較高,凡說到人的器官和歸某人所有的或與某人有關的事物時,必須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詞。因此,在漢譯英時需要增補物主代詞,而在英文翻譯漢時又需要根據情況適當地刪減。英語詞與詞、片語與片語以及句子與句子的邏輯關係一般用連詞來表示,而漢語則往往通過上下文和語序來表示這種關係。因此,在漢譯英時常常需要增補連詞。英語句子離不開介詞和冠詞。另外,在漢譯英時還要注意增補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沒有明言的詞語和一些概括性、注釋性的詞語,以確保譯文意思的完整。總之,通過增譯,一是保證譯文語法結構的完整,二是保證譯文意思的明確。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1

翻譯並不比隨便的創作容易

魯迅說:”翻譯並不比隨便的創作容易。" 翻譯是一種創作,是一種藝術,一僅不比創作容易,有時甚至更難。簡單的句子如: It was a cold winter day.譯成:這是一個寒冷的冬天。這是寒冬的一天。這是冬天的寒冷的一天。冬天,一個寒冷的日子。您說,那一種譯法好呢? 翻譯並不是懂得外語及中文就可以做的工作。外語教學中的小說、詩歌、作文等課程與翻譯課程也是兩碼事。例如: “I…
翻譯是把一種語言文字的意義用另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一種創造性的語言活動。翻譯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實踐和不斷積累的過程。從事英文護理文獻翻譯的同志,特別是初學者,要想提高自己的翻譯能力,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多下功夫。 1.加強自身基本素養 所謂基本素養,是指翻譯者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亦即對翻譯者的基本要求。除了應該具有高尚的“譯德譯風”和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之外,譯者必須具備三方面的素養,即一定的英語水平、較高的漢語修養和豐富的學科專業知識。大量的翻譯實踐表明,這三方面的素養越高,越能順利地完成翻譯工作。關於英語水平,應注意打牢基礎,擴大詞彙量,廣泛閱讀,最好能聽、說、讀、寫、譯五方面訓練同時並進,較之單攻翻譯能更快提高英語水平。在漢語修養方面,應加強語法、邏輯、修辭等方面知識的研修,多閱讀、多寫作、多練習修改文章。在學科專業知識方面,要努力精通本職業務,多了解相關專業知識;經常閱覽國內、外護理專業期刊,掌握學科發展動態。 2.在翻譯實踐中錘煉 翻譯是一項創造性的語言活動,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不通過大量的實踐而要提高翻譯能力,無異於想學游泳卻又不下水一樣。當然,實踐也要講究科學性。初學者若無行家里手的指點,最好是先找一些難度切合自己水平且有漢語譯文的材料進行翻譯練習。自己的譯文寫成後同人家的譯文相對照。先看看自己在理解方面是否準確,其次看看自己的表達是否符合漢語的語言習慣,從中找到不足。隨著水平的提高,可找些比較簡單的本專業基礎知識方面的文章進行翻譯,以後逐步過渡到英文護理文獻的翻譯。堅持循序漸進多翻譯多投稿,定會果實累累。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最好能堅持每天都多少搞點翻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定會大有長進。 3.向他人學習並勇於創新 初學翻譯的同志一方面可多讀些英漢對照類閱讀材料或有漢語註釋的英語讀物;另一方面還可根據譯文類雜誌上提供的某篇譯文的原文出處去查找到相應的原文,繼而進行對照閱讀。通過對比分析,可以找出自己的差距,學習和吸收他人在理解原文精神和翻譯表達等方面的長處,促進翻譯能力的提高。如果是自己選材進行翻譯,當遇到問題難以解決時,要虛心向他人求教。另外經常閱讀一些有關翻譯技巧的書籍,也有助於翻譯能力的提高。與此同時,還要有敢於創新的精神。在翻譯過程中,既不能拘泥於別人提供的譯文,也不能受囿於以往形成的條條框框。隨著翻譯能力的不斷提高,可以根據翻譯標準的要求去創造新的表現手法,進一步完善翻譯工作。 綜上所述,初涉翻譯領地的朋友,應不斷加強自身素質修養,只要勇於實踐,在翻譯的田園里辛勤耕耘,翻譯能力就會不斷提高,一定能結出豐碩之果。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0

翻譯英文時的小秘密

一、關於編碼1、 如果原文的章節編碼未使用中文數位,則原則上保留其編碼格式。2、 如果原文的章節編碼使用了中文數位,但未使用羅馬數字,則以羅馬數字取代中文數位,其餘格式不變。例:“一”翻譯為“I”,“(一)”翻譯為“(I)”。3、 如果原文的章節編碼使用了中文數位,也使用了羅馬數字,這時只能看具體情況來確定英文檔案的編碼格式。 二、關於字體、字型大小1、一般來說,段落字體採用Times New Roman,字型大小為12(小四),常規字形2、標題:一般來說英文翻譯各級標題的字型大小均與段落的字型大小相同。標題1(如“1”):加粗字形,詞首字母大寫,其餘小寫;標題2(如“1.1”):常規字形,詞首字母大寫,其餘小寫;標題3(如“1.1.1”):常規字形,標題首詞的首字母大寫,其餘小寫;標題4(如“1.1.1.1”):傾斜字形,標題首詞的首字母大寫,其餘小寫。 三、關於數量1、 在錄入數字時,注意力應特別集中,並逐一默讀校對。2、 原文中用“萬”來表達時,…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0

新聞標題絕地大挑戰

在國際新聞報道中,英語新聞翻譯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在英語新聞中,“標題被視作報道全文的縮寫”,為了盡量吸引讀者,編輯往往運用各種修辭手段,力爭使新聞標題更具吸引力。這為英語新聞翻譯帶來挑戰。翻譯者需調動各種翻譯手段,力爭把原標題的意義和風格以漢語形式再現出來。為此,翻譯時應兼顧三個方面:準確理解標題意義,尤其是要透過字面理解其深層意義;在不曲解原意的情況下發揮漢語特點,以增強譯文可讀性;在文化背景缺失的情況下,注意譯文的可接受性。 一、直譯或基本直譯新聞標題 直譯和意譯孰是孰非在我國譯界爭論不休,迄今未有定論。筆者以為,兩種譯法各有長短,翻譯中需視實際情況而定,揚長避短。但無論直譯還是意譯,都應把忠實於原文內容放在首位。就英語新聞標題翻譯而言,筆者以為,如果英語標題的含義明白,譯成漢語以後中國讀者不至於產生理解上的困難,可考慮採用直譯或基本直譯。比如: Putin faces harsh press criticism over terror…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0

你的英文還是「開不了口」嗎?

你知道為什麼從國小三年級開始學英文,但是到了現在,你的英文還是「開不了口」嗎?這是因為我們學語言的方法都是錯的。 回憶一下我們在學校學語言的方式,都是單字跟文法開始吧?正確而且快速的語言學習方式,應該跟我們學習「母語」一樣的方式才有效。不知幸或不幸,我是個電視兒童,同一部影片我有辦法重複看5遍以上,因此我由這樣的方式學會了英文以及日文,而且發音非常的標準。爸媽說,我好像根本學abc之前就已經會用英文說夢話,我把看了幾十遍的卡通檯詞全部都背了下來。我去日本也因為發音被誤認為是日本人,去紐約也被當時summer program還有所有同學誤以為我是當地人偷跑去報名。 所以我在這邊想要分享的是一個學習英文很有效率,而且很有趣的學習方法,叫做「影片重複觀看法」。 這個方法,你不需要把中文字幕關掉,事實上,你只需要好好的享受你覺得很有趣的影片就可以了。這個學習方法的主張是每一部影片你都至少看上5次以上,但不需要連續重複觀看,而是你想看的時候再拿出來看。(我很喜歡分享好笑的影片給朋友看,不論是在現場還是丟連結給對方,我都會再看一次,順便試著用別人的角度來看這個影片) 至於為什麼這個方法是我認為最有效率的學習方法呢?因為在觀看影片的同時,你有所謂的「情境」跟「背景」包含在影片裡頭,你就會利用這些東西,開始用「英文」來理解「英文」。所謂的「語感」就是對語言使用的背景與情境有sense的意思。例如如何區分使用同義字的時機(smart, wise, clever的差異等等),單字、語感、慣用法、片語、語氣、文化、語言的幽默感,都同時可以學習到。 我來解釋一下我們的腦袋是如何運作的。第一次觀看影片的時候,有中文字幕,注意力通常會去放在「透過字幕理解影片內容」上,同時吸收「情境」跟「字幕」。你是不是常常發現,你在看一些很好笑的節目時,有時候觀眾在笑,你卻不知道到底有什麼好笑的?這是因為你是利用「中文」去理解內容,而不是利用「英文」。但不用擔心,看影片的時候需要用到的機能太多,所以你並不會被太多的中文影響。 第二次觀看影片的時候,因為你已經對這個影片的內容有了基本的理解,你的注意力會開始抽離字幕,開始聽到「英文」(其實第一次你在看影片的時候是聽不到英文的)。英文程度比較好的人,通常會在第二次看影片的時候會覺得最好笑,因為他已經開始部分用英文去理解內容。而你這時候會把注意力去用在更細節的「情境」上,還有你第一次看得時候看不懂或是忘記的地方。…
隔壁房客太吵怎辦?這位網友的方法非常簡單,拿出手機請「谷歌小姐」幫忙發聲就好了。 社群網站《Dcard》一名網友表示,隔壁房客時常大聲聊天,干擾她的睡眠。某次被吵到睡不著,但當她要親自敲門警告時,卻發現隔壁房客似乎在交媾,且女方裝高潮裝得頗辛苦,因此強壓下飆罵的衝動。不過,網友還是無法安穩入眠,於是她想出「奇招」,拿出手機使用google翻譯的語音功能,大聲播放出「安安,不要再假高潮了好嗎」,隔壁房客便安靜下來了。文一發出後,引起眾多網友熱議,許多網友大呼「超好笑」、「方法太酷啦」,也有網友表示「google小姐萬能阿」、「沒想到還有這招」,至於被其他網友問到「怎麼知道是假高潮」,發文網友回應「聽起來就超假阿,比低成本A片還假」。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39

嬰兒翻譯超級APP

手機APP運用多,雲林科大師生還研發出,能翻譯嬰兒哭聲原因的APP,原理是靠10萬筆的哭聲資料,比對分出6大哭泣原因,所以方便新手爸媽了解,小寶寶是因為肚子餓還是想睡覺才哭,不過實測結果,有時候會出現小凸槌。哭聲好宏亮,懷胎九月小寶寶好不容易出生了,但越哭越大聲讓爸媽的心揪成一團,小嬰兒不會說話到底怎麼了,新手爸媽不知所措,現在有方法。 雲林科大發展出的嬰語翻譯機花2年時間收集10萬筆嬰兒哭聲,只要透過APP錄下寶貝哭聲就會上傳到雲端比對資料,判讀哭聲原因,分成飢餓、尿布濕,還是想睡覺、不舒服等六大原因。雲林科大研發處研發長張傳育:「我們考慮很多,聲音頻率的特徵,包括大小聲和頻率等。」把嬰兒哭聲翻譯出來,而且男女嬰兒都適用,號稱辨識率高達92%。嬰兒的哭聲真的可以判讀嗎,現在有APP號稱能翻譯嬰兒哭聲,我們就來實測看看到底準不準。播放新生兒哭聲,好激動,第一次測出來是想睡覺,咦好想不大對,第二次變成肚子餓,再重播一次又變成疼痛,三次都不一樣。雲林科大研發處研發長張傳育:「他隨著家長的教育,他的哭聲會改變,受到外界影響也會改變他的哭聲。」受限於目前收集資料只到5個月前的新生兒,隨著環境變化、爸媽教育都會出現變化,導致翻譯凸槌,看來APP只能暫時輔助,想判斷原因、安撫成功,還是要靠經驗。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39

翻譯機真是你的英文好幫手?

“某某翻譯機是你英文的好幫手” ,如今人們只要一打開網站,時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廣告。但是,“翻譯機”這種電子教育產品發展的同時,許多問題也相伴相隨,某著名品牌的翻譯機就名列黑名單。除了廣告鋪天蓋地、言過其實,消費者還遇到了更尷尬的問題,原本希望通過翻譯機提高學習效率,卻碰上“低能”翻譯機錯漏百出、誤人子弟。 市場調查:整句翻譯,普遍有問題,發音功能偶爾也有問題:我新買的某牌翻譯機,做中譯英整句翻譯後,拿給懂英語的人看覺得不準確,發音也很奇怪。跟廠家廣告標榜的完全不同。日前,張小姐反映使用翻譯機時遇到的種種問題。令人驚訝的是,這不是個別現象,我們隨後的調查中發現,翻譯機犯錯誤的問題十分普遍。銷售人員向我們展示了張小姐購買的機型,標價5998元。試著輸入一句中文:我們明天請客戶吃飯。翻譯出來的英文句子是:“We shall entertain tomorrow the door have dinner.”(字面意思是“我們明天請那個門吃飯”)看到這樣的句子,稍懂英語的人都哭笑不得,不但意思牛頭不對馬嘴,語法也完全錯誤。五姊妹(旗下华硕)翻譯社李老師分析說,這完全是個病句,是按著中文逐詞翻譯的,缺乏內在邏輯關聯性。…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39

常見的XX翻譯

1.There are friends and friends.錯誤:有很多朋友和朋友。答案:有真朋友,也有一般的朋友。 提供的例句是:There is coffee and coffee…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38

對公業務? 對”男性”業務?

中國銀行官方微博稱:「感謝網友對中國銀行個別網點英文翻譯錯誤的提醒和監督。經查實,個別網點未能嚴格執行網點標準化規範,存在英文翻譯錯誤。我們在此向廣大客戶和網友表示誠摯的歉意,並虛心接受大家的批評和指正。」據瞭解,中國銀行官方微博所指的「個別網點英文翻譯錯誤」是指中行某網點將「對公業務」英文譯為「TO MALE BUSINESS」,(MALE,有男性、公、雄性的意思)而銀行「對公業務」通常翻譯為「TO CORPORATION BUSINESS」。 而網友發現後拍照上微博,成為網絡笑談,很快被轉發4萬餘次。有網友諷刺「大有人才」,也有網友笑稱:「再來個對母業務專窗才公平啊!TO FAMALE BUSINESS」。而鬧出同樣翻譯錯誤的並不只是中國銀行一家,另有網友披露,中國工商銀行北辰路支行的「對公業務」也曾同樣翻譯成了「TO MALE SERVICE」。
這個「街口變入口」的問題反映了台灣華語常見的ㄌ/ㄖ混淆。首先路口和街口是差不多的東西,可以共用一個翻譯,而且英語中不分街口和路口,所以翻譯時大概就直接拿「路口」來對譯了。然後ㄌ/ㄖ混淆問題導致「ㄌㄨˋ口」變成「ㄖㄨˋ口」,而翻譯的人也沒搞清楚﹝雖然我覺得很不可思議﹞,就這樣把「ㄖㄨˋ口」當成「入口」,然後就直接翻成「Entrance」了。而這個「Entrance」,或許因為車站也有「進入公車」的意味,所以就更不可思議地被保留下來了。 或許會有人說溫州街與和平東路的交叉口是丁字路口,所以可以用「Entrance」。這似乎有道理。但是不遠處的十字路口「復興南路口」也被翻譯成「Fuxing S. Rd. Entrance」,故丁字路口的說法並不能做出圓滿的解釋。所以我相信這一定是ㄌ/ㄖ混淆的結果。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36

翻譯語言要有人的FU才有感覺~

一位法國工程學院任教的商業管理學教授,當他決定將一篇古典法國金融文稿翻譯成英文給他的國際學生,他買了一個頂級的電腦翻譯程式來做這項工作,而沒有僱用一位翻譯員。 國際先驅論壇報報導,這個電腦程式產生一個翻譯好的文件,其中有幾百個錯誤,包括把法文的「entreprise」翻譯成「擔任」(undertaking)而非「公司」;而「frais」則被翻成「新鮮空氣」而非「費用或花費」。沮喪的斯納必須在他的暑期一天花五小時去修改「這麼多愚蠢的錯誤」。 翻譯員喜歡津津樂道這種電腦程式翻譯錯誤的故事,因為這樣的故事證明了翻譯仍然需要人的觸感。 隨著商界有許多的公司追逐著外國市場,做跨國生意,越來越多的人搬遷到非母語國工作,翻譯員的需求越來越大。商家選上一個正確的翻譯員可能使任務圓滿完成,反之生意可能泡湯。 如何選擇一個翻譯員以及應該付多少錢,這將根據文稿的重要性、觀眾的對象以及它在語言技巧上的挑戰。 電腦翻譯可能對個人研究有所幫助,電腦只指出重點和概要(gisting),斯納說。「你可能有一百頁的文件,用機器翻譯你可能找出那十頁你真的需要的。」他說。「然後你必須找人去適切地翻譯那些需要的文件。」 一個好的翻譯文章幾乎總是從外國語言翻成翻譯員的本國語言。如果你在法國需要把一個文件翻成中文,你需要一個以中文為母語而又能說流利法文的翻譯員。另一方面,如果你有一篇中文文件必須翻成法文,你會想要一個學過中文的法國翻譯員。 在許多國家中,包括法國、瑞士和德國,官方文件可能必須被法院批准的「宣誓翻譯員」(sworn translators)來翻譯。這可能導致麻煩、昂貴的業務。一個想要拓展他的市場從法國至意大利的中國企業家,會發現在法國沒有宣誓翻譯員能夠翻譯中文文件至意大利文。 翻譯服務的價格並沒有規範化,尤其是那些官方翻譯,大部份政府會公佈一個批准的翻譯員清單。但是既然顧客通常並不懂要翻譯的語言,這使得翻譯品質難以評估。…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36

翻譯語言要有人的FU才有感覺~

一位法國工程學院任教的商業管理學教授,當他決定將一篇古典法國金融文稿翻譯成英文給他的國際學生,他買了一個頂級的電腦翻譯程式來做這項工作,而沒有僱用一位翻譯員。 國際先驅論壇報報導,這個電腦程式產生一個翻譯好的文件,其中有幾百個錯誤,包括把法文的「entreprise」翻譯成「擔任」(undertaking)而非「公司」;而「frais」則被翻成「新鮮空氣」而非「費用或花費」。沮喪的斯納必須在他的暑期一天花五小時去修改「這麼多愚蠢的錯誤」。 翻譯員喜歡津津樂道這種電腦程式翻譯錯誤的故事,因為這樣的故事證明了翻譯仍然需要人的觸感。 隨著商界有許多的公司追逐著外國市場,做跨國生意,越來越多的人搬遷到非母語國工作,翻譯員的需求越來越大。商家選上一個正確的翻譯員可能使任務圓滿完成,反之生意可能泡湯。 如何選擇一個翻譯員以及應該付多少錢,這將根據文稿的重要性、觀眾的對象以及它在語言技巧上的挑戰。 電腦翻譯可能對個人研究有所幫助,電腦只指出重點和概要(gisting),斯納說。「你可能有一百頁的文件,用機器翻譯你可能找出那十頁你真的需要的。」他說。「然後你必須找人去適切地翻譯那些需要的文件。」 一個好的翻譯文章幾乎總是從外國語言翻成翻譯員的本國語言。如果你在法國需要把一個文件翻成中文,你需要一個以中文為母語而又能說流利法文的翻譯員。另一方面,如果你有一篇中文文件必須翻成法文,你會想要一個學過中文的法國翻譯員。 在許多國家中,包括法國、瑞士和德國,官方文件可能必須被法院批准的「宣誓翻譯員」(sworn translators)來翻譯。這可能導致麻煩、昂貴的業務。一個想要拓展他的市場從法國至意大利的中國企業家,會發現在法國沒有宣誓翻譯員能夠翻譯中文文件至意大利文。 翻譯服務的價格並沒有規範化,尤其是那些官方翻譯,大部份政府會公佈一個批准的翻譯員清單。但是既然顧客通常並不懂要翻譯的語言,這使得翻譯品質難以評估。…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35

學齡前幼兒一定要會A,B,C??

兒童福利聯盟為瞭解學齡前幼兒學習英語的現況,曾針對台北市家有幼兒的家長進行調查,結果在完成的五百八十九份有效問卷中,高達八成五的家長認為學齡前幼兒有必要學習英語,六成以上的家長表示目前或以前曾讓孩子學習英語,因此若以目前台灣約一百七十三萬的學齡前幼兒人數來推估,約有一百零四萬幼兒在讀小學前就已學過英語。 此外,四成以上的家長堅持幼兒學英語一定要由外籍老師授課,不接受本國籍會說英文的老師。這個調查結果反映出家長對於幼兒學習英語的三點觀念,一是國人向來認為小孩的語言學習能力強,反正英語是孩子將來必備的強勢國際語言,晚學不如早學的效果好。第二是既然小孩要學英文,最理想的情況就要請外籍老師來教,孩子才能一開始就學到字正腔圓的英語。第三是英語要學得好一定要「沈浸」在全英語的環境中,才能養成以英語思考理解的習慣。但是這些相信提早學英語、外籍教師教學能提高英語學習成效及全英語教學才是理想教學環境的想法,卻容易衍生成串的問題,本文將針對上述三點家長常有的迷思,從學界研究的觀點加以簡要地討論。提早學不等於學得好首先就幼兒學習英語的年齡而論,許多語言學習理論與研究(Lenneberg, 1967; Bickerton, 1981; Scovel, 1988; Bialystok, 1997)都指出,青春期(puberty)以前的兒童具備敏銳的音韻學習能力,情意方面的障礙如學習焦慮也較低,這段期間被視為非常適合學習外語的關鍵期(critical period),過了關鍵期後才開始學外語,通常無法達到和其母語相同的水準。對於關鍵期的解釋有學者是從神經生理學的觀點出發,如Lenneberg…
所有睿譯的好朋友們!參展旺季又來臨! 所有翻譯需求均大特價, 總計稿費均再打8.8折!歡迎大家快來上傳文件,詢價比較!! 試譯100字內免費哦!!睿譯翻譯社 ~ 預祝您參展順利, 訂單大收~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34

睿譯翻譯社-計價小需知!

許多客戶&朋友們詢問睿譯的計價方式, 一直以來睿譯保持與您之間的誠信原則! 都以word檔”字數統計”的原文字為基準, 中翻英以”全型字”字數計, 英翻中就以”半型字”字數計. 而每個字的計價單位,請各位大大參考睿譯的報價單.實際報價及交期會依文件內容難易度為準哦!!! 如有口譯 & 聽打或其他類語種的翻譯(如: 日、韓、德..等)皆可請睿譯小幫手為您報個滿意的價格!…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34

天啊!!怎麼這麼翻??

依照中文語序翻譯出來的中式英文,不僅妨礙理解,有時候甚至跟原文的意思恰恰相反. 例如圖二告示牌上「小心滑倒」應譯為Slippery when wet,但直譯成英文之後卻變成 Carefully Slip and Fall Down;圖三的「小心墜河」可譯為 Danger!…
依據國家教育研究院機關雙語辭彙建議規定, 中文的”報到處”正式英文應翻譯為:Checking Counter或 Registration.”Newspaper Everywhere”: 很明顯是Google翻譯出來, 把”報”及”到處”分開成不同單字來翻
Google線上翻譯又出包,網友爆料指運用Google線上翻譯「有情人終成眷屬」,竟譯成「Money talks (金錢萬能)」,再輸入Money talks,卻又翻為「有錢能使鬼推磨」,網友紛嘲諷Google是人性化的翻譯網頁。學者則說,民眾要翻譯還是查字典。 網友「羅諾威」昨在台大批踢踢 (telnet://ptt.cc) 貼文指稱,使用Google線上翻譯 (http://translate.google.com.tw),查詢「有情人終成眷屬」的英譯,竟出現上述的搞笑中譯。 被譏「人性化」 此貼文引發數十網友討論,網友ex951753說:「Google絕對是天網,連人類社會的祕密都被發現了!」NKTcell說:「是人性化的翻譯網頁。」部分網友則質疑可能是Google工程師離職前的玩笑。…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33

來聽谷歌小姐唱”家後”~

將下面翻譯的框框複製並貼上後 ,谷歌小姐就唱”家後”給你聽了喔!! 「舞幾哩爛哪撈,璀謀郎嘎爛優好,挖a北力,賊diam醫聊,tia哩功效連a西尊哩五瓦睪,假厚甲拜謀gay搞,萬t萬day馬北hell,麗a jyu,挖a嘎哩勘屌屌,因 wii 挖喜,哩a給敖」 選擇中文–>然後聆聽 –>唱!!
新加坡「國家文物局」網站的華文翻譯被爆錯誤百出,其中著名道路Bras Basah(勿拉士巴沙)譯成「胸罩」,最讓人噴飯。有新加坡讀者寫信到報章指正,文物局竟然承認是直接使用Google翻譯器譯的! 52歲的李國樑任職海事工程師,他在上月31投書《聯合早報》,投訴新加坡「國家文物局」的網站華文介紹是直接用Google翻譯,導致多處詞不達意。他舉例說,關於國家博物館的介紹,竟然寫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是「全美」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把英語中的「入門」一 詞,錯譯成「入學」。多份報章接著發掘出更多錯誤,包括把舞獅(lion dance)譯為「獅子舞蹈」,著名道路勿拉士巴沙(Bras Basah)譯成了「胸罩」(Bra)。文物局回覆查詢時,竟直接承認翻譯時使用了Google翻譯工具,以方便同時翻譯成華文、馬來文和淡米爾文等多種語言。文物局檢討之後,完全認同李國樑所指的網站翻譯水準低下,已下令停止使用Google翻譯器。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王昌偉指稱,政府一向對翻譯抱著草率的心態,應投入資源提供好的翻譯。從事翻譯工作7年的林琬緋亦指出,機器翻譯出來的東西有時候很離譜,是眾所周知的事。而文物局居然選擇透過機器翻譯來呈現多種語言網站,沒有考慮到大眾能不能看懂,對內是不尊重非英文社群,對外則釀成國際笑話。這己非新加坡華文翻譯頭一次出現問題。旅遊局2002年在遊指南中,將盂蘭節(即中元節)的英文hungry ghosts festival譯成「匈牙利旅遊節」,駐守炮台的炮兵連軍事長(battery sergeant major)譯成「電池中士」。去年一部由新傳媒配合新加坡國慶製作的紀錄片,也因華文翻譯錯誤連篇而受批評,例如將已故副總理拉惹勒南(Sinnathamby…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32

翻譯方法大解密

翻譯的方法是由翻譯的目的來決定,但是要決定翻譯的目的時仍需要以原文為基礎,而且對於原文的仔細分析更有助於翻譯的過程。Reiss的另一位學生Nord就提出原文文本分析的模式(model of ST analysis),來分析文本類型和翻譯情境,包含以下項目: l 原文文本功能 (function of source text)l…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32

讓英文能力UP UP!

1. 為什麼學習英語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是如此的重要,英語在世界上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甚至軍事的局勢上為什麼扮演那麼重要的角色。再來我們切入主題來探討如何學好英文,在學術界我們是稱之為學習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過去台灣的英語教育很失敗,有部份原因就是學生不知道如何去學英語,他們只在上課被動的接受老師的教導,老師有教的就會,沒教的就不會。可是在廿一世紀的今天,知識和資訊的成長速度是學校的教育遠遠追不上的,除了教學生英語的內容外,其實更重要的是要教學生如何去學英語,培養所謂帶得走的能力,而不是只有刻板僵化的知識。在這種觀點下,英語學習策略就變得非常重要,可以讓學習者變得更主動,更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第三部份,我們再來談英語在未來幾十年可能會有什麼樣的發展,以及我們要如何因應 2. 學習英文的重要性Ø英語成為世界語言(global language):目前全世界大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說英語,七十多國將英語列為官方語言,一百多個國家把英語列為第二語言(ESL),而且數量還在持續增加當中。例:盧安達、越南和阿爾及利亞Ø英語愈來愈重要的原因來自英語背後的權力,也就是美國在經濟和科技上的霸權。首先 ,不論我們喜不喜歡英語,在進入廿一世紀的今天,英語已成為這個全球化時代最主要的國際語言。目前全世界大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說英語,超過了說中文的人口 。有70多國將英語列為官方語言,一百多個國家把英語列為第二語言,而且數量還在持續增加當中,例如以前說比利時語的盧安達現已將英語列為官方語言,以前為法國殖民地的越南和阿爾及利亞也把其第二語言由法語改為英語。英語變得愈來愈重要,這不是因為英語比其它語言傑出,而是因支撐英語背後的權力,也就是美國在經濟和科技上的霸權。如果當年是希特勒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我們今天大家拼命學得外語可能就是德語了。 3. 英語是與國際接軌的最佳媒介Ø國際組織會議:…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31

外籍英師 說得溜不見得教得好

全球化狂潮席捲,全民陷入英語瘋,但在審核寬鬆一窩蜂引進外師的情況下,反而造成學生一知半解,文化認同混亂。 從九十四學年度起,國小英語課程又將有重大的變革,根據教育部最近修訂的新英語課程綱要,原本由小學五年級開始實施的英語課程將向下延伸,從小三開始。另外,教育部將引進外籍教師到國內各縣市中小學校教授英語,並協助訓練本國師資。這項計畫目標是每年招募一千名外籍英語師資。一方面解決偏遠地區英語師資不足的窘境、藉由引進外籍英語師資,帶動國內教師的教學方式,刺激國中小學英語學習風氣。 金髮碧眼 豈是正統不置可否,隨著全球化浪潮,英語已然成為一種國際語言,而台灣為追求與國際社會接軌、順應全球化的洪流,學習英語早已形成一股全民運動,從政府到民間莫不強調英語教育的重要性。上自教育部積極引進外籍師資到國內學校任教、下至美語補習班金髮碧眼的老外教英語,背後的基本意涵都是,英語的使用是一種身分的表徵,而台灣的家長毫不猶疑地投資龐大的金錢和心力來交換,讓孩子取得所謂正統英語的學習。 然而,外來的和尚真的會唸經嗎?外籍師資的引進問題多重,即使教師資格的認證再嚴密周詳,但是教師的品格、操守該如何把關?外籍老師分配到各級學校後的定位?還是提供他國教師的就業的機會?國立台北大學應用外語系教授廖柏森就認為,外籍師資的引進若是為了提供學生完善的英語學習環境,這樣的目的是好的,可是卻容易對學生在學習上產生文化認同、語言干擾的阻礙。 崇洋媚外 認同錯亂國小階段的學生對文化的認同尚在發展的階段,語言可以是一個國家的代表,代表著一國的文化與價值觀,廖柏森表示,當孩童對母語文化塑造未完整時,對本土文化無法快速的認同,卻又要接受英語系文化的衝擊;另外,因為外籍老師上課形式較為活潑有趣,學生會形成一股崇拜的風氣,無形中會發展出崇洋心態,對老師的價值觀反射到文化層面,學童容易一面倒向外國文化較為優越,形成獨尊外師的現象。 國立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施玉惠表示,「學校對外籍師資的定位必須明確」。教育部國教司林威志科長強調,外籍師資的聘用絕不會安排成為種子師資,外籍師資只是輔助台籍教師的教學,並協助台籍教師強化英語能力,換個角度來看,卻也是國內外兩種教育文化良性競爭的開始。不過這種說法令人持保留的態度,施玉惠認為,外籍教師分派到各級學校後,校內對外籍師資的認定必然不會只是輔助教學的角色,家長的期待是一股無形的壓力。 門檻太低 令人憂心「外籍師資引進沒有絕對的好與壞」,花蓮師範學院英語系教授沈乃慧這樣認為。以一個家長的立場來說,當然希望小孩能接受最正統的英語訓練,沈乃慧分析台、外籍師資的優點,台籍師資在英語的閱讀與寫作能力較佳,可強化中小學生讀與寫的基礎;外籍師資的口語能力較優,可培養生活美語的訓練,兩者應該相互輔助教學。…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31

大學生~你的英文作文還行嗎!?

近日又時值研究所招生考試的熱季,筆者受命擔任本校英文科命題和閱卷委員,直接感受到每年報考的人數節節上升,競爭愈形激列,但改完試卷後的心情卻年年下沈,難以釋懷。難以理解的是為何如此眾多的考生,在接受大學高等教育四年後,竟然在考研究所時的英文分數還是只有二、三十分,而作文抱零分的也所在多有。這些有志攻讀研究所的同學理當是在學時的精英,社會未來的棟樑,但考起國際通用語言的英文卻是一片慘不忍睹。 筆者也曾擔任大學學測的閱卷委員,更令我訝異的是,單以英文寫作而言,大學生考研究所的英文寫作和高中生考大學學測的表現居然相差無幾。一樣有許多人空白未寫隻字片語,有許多人通篇無一句正確語法,更有許多人寫得文不對題或不知所云。而換個角度來看,事實上有不少高中生的英文寫作表現是遠超過大學生的,也讓人不禁質疑,這些四年前通過大學入學考試的高中生,在接受過更上一層的大學教育後,英文程度很可能是不進反退。這樣的結果無疑是令大學英文教師相當沮喪的,學生從高中畢業之後的英文學習不但無法累積,反而在大學學習英文的時間愈長,成效愈差,這種吊詭現象透顯出大學英文教學資源的虛擲浪費和無能為力,究其原因可能不外以下數端:一是台灣近十年來大學數量激增,錄準標準卻逐年下探,在高中時代的英文基礎欠佳的學生仍能輕易考上大學,若再加上大學英文課要求不甚嚴格的情況下,學生的英文程度就一直停留在原點,甚至倒退至不如高中時的水準。二是學生學習英文動機低落,英文課由高中時的主科淪落為大學中被邊緣化的共同科目,學生以研讀本系專業科目為要務,常有人在上英文課偷看其主修科目的書,更不用說翹課情況之嚴重了。三是多數大學所開設的共同英文課常只限於大一時修習四或六個學分,每週上二至三個小時,與高中生一週四到六小時的英文課差距甚遠。況且大學生於大二以後幾乎就不再修習任何英文課,如此少的英文學分數,以目前國際化潮流對於職場上英文能力的要求不但是明顯不敷所需,而且除非學生具有自主學習英文的習慣,否則長期來的英文學習遂告中斷,殊為可惜。四則是目前大學英文的教學重心轉移到溝通式教學法,教授標榜生活化和實用化英語來培養學生的口說技能,學習如何與外國人談天說地或到國外觀光購物,相對排擠學生進一步學習英文讀寫的機會,更遑論能夠使用英文表達思想觀念的能力了。目前各大學已體認到學生英文素質偏低的事實,開始想方設法提升學生英文的能力,但看來多數學校還是以強迫學生通過全民英檢考試為最重要的法寶。但事實上若未能真正針對上述幾項原因加以導正,以匡濟大學生英文程快速沈淪的窘境,即仍難免於大學生英文程度不如高中生之譏。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31

英文閱讀最佳攻略手冊

很多人以為閱讀不就是把一篇文章從頭讀到尾就完成了,但是心理語言學家在1970年代早已指出,閱讀行為並非一般人所想像是種被動接受的文字解碼活動,而是與文本互動所作的一種主動建構意義的心智過程。例如研究結果顯示,我們的閱讀其實並不是逐字直線性的行進(linear word-for-word fashion),而是在文中各個意義段落間游移,對於意義不清楚或不懂的字詞會作出合理猜測(make reasonable guesses),對於尚未讀到的後文能作出預測(predication),再往後閱讀後還會證實(confirmation)自己之前的猜測和預測是否正確。因此我們讀完一篇文章後,通常無法精確記得原文的文字表達形式,可是我們會記得其主要的內容或旨意。 而且為了理解文字的意義,我們還具備兩種主要的資訊處理模式,一種是由下而上(bottom-up processing),另一種是由上而下(top-down processing)。由下而上處理模式是基於我們對個別字詞、片語意義和文法規則的認識,由上而下則是利用我們的背景經驗和對題材的知識來詮釋文本內容,兩者相輔相成構成對文章的完整瞭解,缺一不可。簡言之,閱讀要在很短時間內處理龐大的資訊,其實是種相當複雜的心智活動,只是我們都習以為常而不認為有何特別之處。尤其當我們在閱讀母語中文時可以下意識地完成上述複雜的心智運作過程,但是在閱讀英文時的感受和效率就有天壤之別了。英文文本中若充滿大量我們不熟悉的字彙和句型,會導致閱讀流程的中斷和訊息接收的阻礙。為了解決閱讀英文的困難,很多人就採取由下而上的處理模式,拿出字典拼命查單字片語的意思,可是這樣的學習方式是不夠的。常有人辛苦查了老半天的單字,可是拼湊在一起仍是不解整篇文章的意義,而且也會打斷閱讀的思路,拖慢閱讀的速度,徒然浪費時間,很容易就產生學習挫折,甚至放棄學習。事實上,文章中每一個字的重要性並不是相等的,忽略或根本不懂某些字的涵義也不致於影響我們習得該文的要旨。因此除了由下而上的資訊處理模式之外,我們也需要由上而下的模式來協助我們閱讀英文。
第 6 頁,共 8 頁

Follow Us        
+886-3-3922006 info@imtranslationwe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