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ion 翻譯新鮮事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2:15

在德國~中文翻譯竟比日文吃香

在德國曾召開了一場國際翻譯大會。在會上,中文翻譯和日文翻譯的不同處境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來自法蘭克福的王燕(音譯)已經做了10多年中文翻譯。她說,中文翻譯正越來越受歡迎。以前,她主要為中國來德企業及留學生做口譯和資料翻譯。這幾年,德國公司對中文翻譯需求大增,於是她成立了一家翻譯社,如今手下有5名員工。 王燕說,以前中國人在德國做翻譯社大都是女性,而且都是嫁到德國收入沒有保障的人。而現在,很多中國男士和德國人也加入了中文翻譯隊伍,收入甚至比賓士公司職員還高。 相比王燕,日文翻譯菊子(音譯)的情況就差很多。她說,5年前,日語還是德國最受歡迎的亞洲語種。那時德國企業把重心放在德日貿易上。但這兩年,德國對日本漸漸失去了“熱情”,兩國經濟、文化交流停滯不前。日語翻譯的待遇也隨之下降。為了繼續做翻譯,菊子還得兼職做日本媒體的特約記者,這樣生活才有保障。 目前,中文翻譯在德國非常受歡迎。德國有近2500家企業開展中國業務,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但是由於以前德國不重視中文教育,所以漢語人才斷層。各大企業對中文翻譯求賢若渴。同時,隨著訪德中國遊客的激增,中文翻譯奇缺已成為擴大訪德中國遊客的瓶頸。 目前德國已有70所大學開設了漢學、經濟漢學和相關課程。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很不錯,許多學生剛一畢業就被企業搶走了。 相比之下,學日文的艾爾特就有些“拿不准” 。她無奈地表示,現在日文翻譯需求已飽和,如果找不到工作,她準備再修中文。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2:14

日文小身世

日語,全稱日本語,是日本國的官方語言。語言系屬有爭議,有人認為可劃入阿勒泰語系,也有日本學者認為是孤立語言(有些日本學者繼而提出韓日-琉球語族的概念、並認為日語從屬之)或日本語系。它是一種膠著語,而書寫體系中存在很多借用的漢字。 日語有兩套表音符號:平假名(平仮名)和片假名(片仮名)、同時也可以使用羅馬字(ローマ字)書寫成拉丁字母。日常生活多使用假名和漢字,羅馬字多用於招牌或廣告,日語漢字的注音不用羅馬字而用平假名。和日語相近的有琉球語。概說日語主要使用於日本。在日本統治臺灣、朝鮮半島、東南亞、大洋洲和中國部分地區的時候、當地人被強迫學習說日語、並且被強迫起日語名字、所以現在仍有人可以同時講日語和本地語或更熟練地使用日語。 在很多定居於美國加州和巴西的日本移民中、有一些也會說日語。他們的後裔雖然有日語名、但是卻很少能熟練地使用日語。日語屬於黏著語、通過在詞語上粘貼語法成分來構成句子,稱為活用,其間的結合並不緊密、不改變原來辭匯的含義只表語法功能。日語極富變化、不單有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別、還有簡體和敬體、普通和鄭重、男與女、老與少的區別。不同行業和職務的人說話也不同。這個方面體現出日本社會森嚴的等級和團隊思維。 日文翻譯中的敬語發達。敬語的使用使得公眾場合下的日語十分典雅。但過於繁複的語法使得學習敬語異常困難。即使土生土長的日本人也不能完全熟練掌握。同樣敬語發達的語言還有朝鮮語、蒙古語等。日語的發音很簡單、只有五個母音音素和為數很少的輔音。加上不常用的各種發音總共只有不超過100個。 和日語發音類似的有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一般來說、這三種語言的發音中輔音和母音的比例接近1:1。日語的辭匯十分豐富、數量龐大、大量吸收了外來語。一般辭匯(不包括人名和地名)有3萬多個(1956年)。(參看日文翻譯的辭彙)和阿勒泰語系、南島語系都有密切的關係,受漢語影響很大、吸收了本來作為漢藏語系特點的聲調和量詞、因此使日語的語言學歸屬變得十分複雜。語言學家對於日語的起源存在不同的意見。 講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的人會發現日語的短母音–a、i、u、e、o的發音與那些語言很相近。長母音-aa、ii、uu、ei、ee或者oo的發音長度為短母音的兩倍(儘管ei經常被發作兩個母音)。長短母音間的區別很關鍵,因為它會改變一個詞的意思。 輔音是k、s、sh、t、ch、ts、n、h、f、m、y、r、w、g、j、z、d、b和p。摩擦音sh(如英語中的”shoot”)和破擦音ch、ts和j(分別如英語中的”charge”、”gutsy”和”jerk”)被當作單輔音。g的發音通常都如英語”game” 中的濁輔音,而不是 “gene”中的那種g的發音。 與英語一個主要區別是,日語沒有重讀的重音:每個音節的重音相同。英語音節有時會被拉長,但在日語中,一連串的音節在發音時如節拍器一樣規則。跟英語一樣,日語有一種高低聲調的重音系統。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8

在翻譯世界裡的蛻變期

第一階段:自認精通,什麼都敢翻譯;查詞典一般只看第一個詞義,想當然的譴詞措句;經常看到別人的錯誤,看不到跟別人的差距。 第二階段:能判別出自己的錯誤,也能體會到別人的長處;為了個別詞句,可以花上幾十分鐘查對詞典、搜尋網路、尋求説明;對自己的英文翻譯能力從不滿足,每一次重新校對都能校出問題。 第三階段:既有嚴格的英文翻譯標準,也知道妥協的分寸(清楚掌握可以交稿的尺度);樂於接受別人的建議,也善於指點別人的錯漏。 第四階段:獨成一家,遊刃有餘;虛懷若谷,樂在其中。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8

啥咪! 英國每年花100億英鎊翻譯!!

提供服務,提供翻譯,究竟所涉及的金額要多少?《種族歧視條例》尚未實施,金額多少,難作統計。不過,外國翻譯費用數目動輒數以十億計,而翻譯與否,隨時不單是種族權益問題,亦涉及政治角力。目前歐盟便向成員國提供超過二十種語言翻譯,根據歐盟資料顯示,二○○五年歐盟的翻譯開支為十一億二千三百萬歐元,即大約一百一十億港元,占歐盟平均每年開支百分之一。 雖然按歐盟人口攤分計算,平均每人一年的開支大約是二點二八歐元,不過芬蘭代表Alexander Stubb曾經提議,應該將翻譯語言減至三種,這樣歐盟每日會議即場傳譯的費用已經可以減少八千九百萬歐元。在歐盟內,超過一半人口都懂得說英文,但語言問題也是政治議題,有尊重不同族裔之意,同時也讓不同種族人士都能夠透過英文翻譯,知悉歐盟所做的工作。所以,歐盟提供翻譯語言種類,只會隨著成員國數目而增加。二○○七年,隨著保加利亞及羅馬尼亞加入,歐盟提供的語言傳譯種類便增至二十三種。 至於在英國,根據英國廣播公司二○○六年底所做的調查顯示,保守估計,英國政府因為要向少數族裔提供翻譯,每年開支至少要一百億英鎊,即大約一千一百億港元。當中,地方議會的相關開支是二千五百萬鎊,員警開支是二千一百萬鎊,國家醫療服務(NHS)開支是五十五萬鎊,而法庭開支是一千萬鎊。英國的《種族關係法》(Race Relation Act)只是簡單說明,少數族裔有權得到所需要服務;至於要多少翻譯,並沒有清楚規定。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7

我能成為一位譯者嗎?

一般認為,英文翻譯者至少要通曉兩種語言,但這還遠遠不夠。要成為一名稱職的譯者,還必須熟諳兩種文化,這樣才能意會”弦外之音”。譯者應該能夠領會原語文本中有意含蓄的內容,並把它們恰如其分地在譯文中表達出來。實際上,許多譯文過於冗長,因為譯者認為他們必須把原語文本中的每個詞或每一個暗含都毫無遺漏地表達出來。 儘管在掌握一門語言的過程中,常常不得不犯一些錯誤,但第二語言或第三語言還是可以學會的。然而,吸收兩種文化就必須身臨其境,耳濡目染。不過也有一些稱職的英文翻譯者,從來就沒有機會在所學外語的國家中生活過,因而他們不得不進行大量閱讀。當然,這些人只是例外。專門翻譯古語言文獻的譯者,常常面臨雙重的不利因素,一是這類文獻的數量和類型有限,二是無法向提供文獻的人請教。 除了精通原語和譯語外,譯者常常還要具備一個或多個領域的知識,如航空學、化學、人工智慧、力學、會計學、國際法、醫學或農學。這些領域需要稱職的英文翻譯,報酬也比較豐厚。不過有些平常實用的領域也需要相當的專業知識,如電視機維修手冊、風味菜譜和建築規程。 一般說來,根據所受教育的層次可以對不同程度的專業知識進行分類:(1)大多數中學畢業生應掌握的知識,如商業信函和提單;(2)大多數大學畢業生應掌握的知識;(3)某一特定領域的專業人員應具備的知識。然而,正規教育並不總是衡量知識的可靠標準,特別是在全球教育水準滑坡的時候。 譯者如果不具備良好的寫作能力、只知道兩種語言、兩種文化和瞭解原語文本的內容還是不夠的。在一定程度上講,寫作技巧是可以教會的,但要寫得清晰流暢,還需要特殊的天資。如果譯者有意專門從事抒情詩歌、小說、戲劇、通俗散文這類文學體裁的翻譯。他們自身就應具備駕馭這類語篇的能力。 英文翻譯寫作能力可以分為三個層次:(1)能夠寫作通順得體的信函,有效的新聞報導和個人記述;(2)能夠寫作某一專業領域的技術論文或技術文章;(3)能夠創作優美的散文和詩歌。不過,這裡也潛藏著某種危險:某些富有創造力的譯者,常常不滿足於認同原作者的思想,而硬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原作者。 對於譯者來說、或許最大的壞處是在他們還沒有掌握必要的語言技巧、專業知識和寫作能力之前,就開始承擔翻譯工作,結果他們長期實踐養成的壞習慣看起來非常”自然”,無法輕易改掉。只要對世界各地的語言譯品進行認真廣泛的研究就會發現,足有一半譯文遠未達到應有的水準。甚至在文學著作領域,許許多多出版商都滿足於出版劣質譯作:一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何謂優秀的譯作,二是因為約請優秀的譯者進行翻譯,既費錢又費時。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7

英文的祖先..哇!! 酷~

早期日爾曼人部落移民到英格蘭,英語就是從他們的語言中變化繼承下來。據《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記載。西元 449 年左右,不列顛群島國王伏提庚邀請“盎格魯的親戚們”來幫助他們對抗皮克特人。作為回報,他賜予盎格魯族東南部的領土。隨後他又進一步尋求支援,撒克遜族、盎格魯族與朱特族人紛紛前來。《編年史》記載,最終這些“移民”建立了七個王國。 日爾曼人入侵後,統治了當地的凱爾特語民族,本地語言主要於蘇格蘭。威爾士。康沃爾與愛爾蘭存活了下。這些入侵者的語言英文翻譯逐漸形成了“古英語”,與近代弗裏西語極為相象。 English、 England 和 East Anglia 這三個詞分別是從描繪盎格魯族的辭彙…
在公共場所我們隨時都可以看到“禁止入內”、“禁止踏草坪”以及“違者罰款”等字眼。對大多數人來說,見到這些字眼已不覺著有什麼不妥。但仔細推敲,這些語言給人一種居高臨下,含有命令的意味。 隨著國門的打開,對外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以及人口素質的提高,我們再看這些警示牌總有一種不舒服感。“禁止”英文翻譯 就是“Don’t”。使用“Don’t”口氣比較生硬,不委婉。如“Don’t pick the flowers”(禁止摘花),“Don’t throw something out of…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7

英文“CHINA”的來由

現在國際通用的英文翻譯是:People republic of China關於英文“CHINA”一詞的來歷,一直有三種說法。比較流行的說法是來源於瓷器一詞,因為在英語中,中國和瓷器都是“CHINA”。另外,也有人認為,“CHINA”一詞的產生與兩千多年前中國第一個統一的王朝“秦”有關(英文中“秦”的翻譯是“CHIN”),還有一種觀點則把“CHINA”與茶葉掛上了鉤。 上海東華大學教授周啟澄曾在2002年公佈了他的一項研究成果。這位元精通多種西方語言的博士生導師通過對西方語言演變史和中西方文化交流史的研究,認為“CHINA”(中國)一詞來源於中國的絲綢。周啟澄教授是在2002年的《中國古代紡織品研究》國際學術報告會上,向與會的國內外考古專家發表這一研究成果的。周啟澄教授從西方語言演變歷史以及中西方文明交流史的角度進行考證,認為“CHINA”一詞來源於絲綢。按照歐洲語言的演變歷史,周教授對絲綢與“CHINA”一詞之間的關聯作了解釋。他認為,在希臘文明時期,中國的絲綢已經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了歐洲,於是希臘文中也出現了“絲”這一辭彙,希臘文中“絲”的發音與中文相近。隨後,在拉丁文中,“絲”的發音已經基本與以後“CHINA”的發音相近,在法文中,“絲”的拼寫則為“CHINE”,與英文“CHINA”的發音與拼寫已經非常接近,最後再從法文正式“過渡”到了現在的“CHINA”一詞。周教授還找到了其他旁證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他說,英文在對“中日甲午戰爭”的翻譯中,中國被譯成“SINO”,這與拉丁文中的“絲”比較接近,而在印度語中,“絲”被稱為“CINA”,後來口譯成“支那”。周啟澄認為,絲綢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種載體,在西方人眼裏,絲綢是中華古代燦爛文明的象徵,因此,英文中“中國”的翻譯“CHINA”源自絲綢就順理成章了。(以上引用教育網資訊)由此可見,用china來代表中國,是明顯帶有一種蔑稱的意思,那麼我們應該用什麼英文來代表中國呢,筆者認為,我們應該用AURORA(震旦),震旦在古印度語(梵語)中是”日出東方”的意思。中國在印度之東,古時就被視為東方古國。AURORA在希臘文中是晨光女神,拉丁語系為早上的意思,而在現代美語中被翻譯為”黎明的女神/極光”。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7

翻譯英文時問題543!!

翻譯英文時問題543!! 一、一些原義並無否定意思的形容詞和別的詞搭配有時可譯成否定句 1. These goods are in short supply.這些貨物供應不足。 2.…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7

遇到髒話怎麼翻?

世界上大概沒有哪一種語言文字不帶粗語、髒話的成分。特別是文學作品裏,粗語、髒話時有所見(所聞)。我們用母語演講、寫作時完全可以做到少用或者不使用這類不文雅的字眼,但在作英文翻譯時就身不由己了。 對原作中所出現的粗鄙字眼,即所謂“四字母詞(four letter words)”如果避而不譯,或者在翻譯時隨便加以“淨化”,說得輕點就是不“信”,說得重點是對原作的歪曲。無論原話有多“粗”、多“髒”,它們畢竟是原作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文學作品中,出自某些人物之口的詛語、粗話,正是他們心理活動、情緒變化的寫照。也是作家藉以表現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英文裏最常見的詛語恐怕非“damn”一詞莫屬了。另外,“son of a bitch”也常用作罵人的話。 對這些“老牌號”詛語,漢語裏似乎已有相對固定的譯法,前者多譯作“該死”,後者常譯為“婊子養的”或“狗狼養的”。有“老牌”就有“新秀”。發現,“shit”一詞作為詛語,大有後來居上之勢。在當代文學作品裏,在人物的對話中,該詞的出現頻率相當高。不僅男人將其掛在嘴邊,女流之輩也頻頻使用;不光成人說,小孩也會用;受過良好教育者時不時要用到,更不用說那些缺少修養的”大老粗”們了。凡是遇到不順心的事,或表示厭煩、不滿、困惑想發牢騷時,人們動不動就是“shit”。正因為該詞可用來表示多種複雜的心態和情緒,在英文翻譯成漢語時譯者就得多一個心眼,不能把目光停留在英漢詞典所列舉的那麼幾個有限的選擇上,而應根據上下文和其表達的不同含義,在漢語裏挑選感情色彩相應或相當的同語加以表達。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6

“減肥”的英文要怎麼說…

炎炎夏日, 減肥又變成個重要的話題了,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減肥”的英文要怎麼說… 其實”減肥” 的英文有很多種說法, 要看你要講的意思是哪一種囉.. 一般教材會教大家 be on a…
智慧型手機的崛起,也讓這個社會現象導致低頭族越來越多了!沉迷於網路雖是個壞習慣,但若能從網路的資訊中獲得一些新知,也是種“摸蜊仔兼洗褲“的事呀!是不是呢!其實不論是在Facebook、各大討論區、部落格、message訊息,都必須先瞭解大家在分享什麼、和他人產生互動,這樣才會得到回應!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老外愛用的網路用語: 常用縮寫 common abbreviationsLOL = laugh out loud 笑的很大聲 (不是英雄聯盟啦)ROFL…
看完了,你再也不會不懂這些網路英文縮寫的意思囉!【常用口語區】 afaik = as far as I know 就我所知 afk…
看完了,你再也不會不懂這些網路英文縮寫的意思囉!【日常用語區】 asap = as soon as possible 越快越好 afaik =…
看完了,你再也不會不懂這些網路英文縮寫的意思囉!【情緒表達區.不雅文字區XD】 wtf = what the fu*k 搞屁阿 wth = what…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5

英文網路實用語錄!!【大笑區】

看完了,你再也不會不懂這些網路英文縮寫的意思囉!【大笑區】 【大笑區】 lol = laugh out loud 笑的很大聲 rolf =…
過了端午就正式進入夏天了, 台灣的夏天有個熱鬧的節日叫”端午”, 瑞譯陪你一起慶端午盛夏. 就來回顧看看,小時侯課本裡都有教的端午民俗習俗與禁忌吧! 划龍舟 古代因為屈原投江而民眾競相划船,為了救屈原。現代則為一種表現團隊精神的最佳活動,而且在全省各線市的主要河川,每年都舉辦划龍船比賽,國內的無線電視台都會轉播比賽盛況,近年來有逐漸發展成國際邀請賽的情形。 龍船比賽會讓外國友人喜歡的原因:它是一種有別於國外盛行的獨木舟或八人式的划船,而是一種需要更多默契的力與美的運動。各地的龍船賽大同小異,值得一提的是:宜蘭縣二龍村的龍舟比賽,不因為他們的龍舟比其它地方長或漂亮而聞名,而是因為一項相傳有兩百年歷史,而且只有兩隊–上二龍村的淇武蘭和下二龍村的洲仔尾,他們各自擁有一條都繪有太極圖案的龍舟,只是淇武蘭以綠色為底,洲仔尾卻以紅色為底。 比賽規則是兩村的居民都是選手,反覆在二龍溪比賽達數十次(從午後到黃昏),選手累了馬上換同村的人上場,最後以勝的次數多的隊伍為贏。合作的精神使得這傳統的習俗得以不斷的延續。 菖蒲、艾草 傳統為了驅除疾厄,端午節時可見住家門口都掛菖蒲和艾草,以及「鍾馗」的畫像,成人飲雄黃酒(目前已很少見到),並讓小孩身配香包,這些物品據說都有避邪,保平安的作用。打午時水…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5

韓語翻譯注意篇

在韓語翻譯中譯員定義謂詞和體詞最大的一點區別就是謂詞的末尾不能直接附加格詞尾,謂詞要與格詞尾連用,必須首先體詞化。這種使謂詞體詞化的詞尾叫體詞形詞尾。體詞形詞尾有兩種,即單純體詞形詞尾“ㅁ(음)”和行動體詞形詞尾“기”。 而韓語翻譯中的謂詞體詞翻譯成的特點,既保留了謂詞的某些性質(如可帶賓語、狀語等),又具備體詞的某些性質(如可與格詞尾結合呢?)。下面就由英信翻譯公司提供參考:(1)謂詞本來不與體詞詞尾(如格詞尾)直接連用,它在句子中主要作謂語,但經過體詞化後,就具有了體詞的一些特點,能與體詞詞尾連用,在句子中也可成為主語、賓語等。如:비가 와서 걷기가 힘듭니다.下雨了,走起來很費勁。 (與主格詞尾連用,作主語)그는 겨울방학에 집으로 돌아가기를 바란다.盼望著他寒假回家去。…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4

追韓星必備用語!!

1.난 꼭 한국에 가서 오빠를 만날게요.我一定會去韓國見你的。 2.오빠의 웃는 모습 보기…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4

爸爸今天去那裡?基本韓語我也會!!

1.안녕하세요(安寧哈塞喲):見到韓國朋友說一句“您好” 2.만나서반갑습니다(滿拉所盼嘎不是米大):見到你很高興 3.잘부탁합니다(擦兒不它卡米大):多多關照 4.감사합니다(卡目沙哈米大):謝謝 5.죄송합니다(罪送哈米大):對不起 6.안녕히가세요(安寧習卡色喲):再見,走好,在客人離開的時候主人對客人說的話 7.안녕히계세요(安寧習給色喲):再見,對主人說的話 8.사랑해요(薩朗黑喲):我愛你,在韓劇中經常可以聽到的。 9.좋아해요(做啊黑喲):喜歡 10.맛있게드세요(嗎習給多色喲):吃好啊…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4

日文50音@@~怎麼背來背去變成100音!!

很多朋友都在自學日語,可是有很多自學的朋友學來學去感覺什麼也不會.這就怪了,是不努力嗎,不是?不刻苦,也不是.那是為什麼呢? 1.自學日文翻譯要有恒心.:自學日語和每天晨練一樣,貴在堅持.只有不斷的積累,才能有收穫.2.自學日語的人最好有一定的基礎,否則是很難有什麼突破的.:看過金庸的大作–<飛狐外傳>的人都知道,胡斐在剛道時的武功很平常,連個末流高手都算不上.那麼是什麼使他的武功忽然上了一個層次呢?沒錯,就是”胡家刀法”的前幾頁找到並學會以後.從這裏可以看出基礎是多麼的重要.我很幸運,我的日語啟蒙老師給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使我在以後我自學中收益很深.在我有了一定的基礎後,也參加過社會上辦的培訓班,那個培訓班的老師在講課時根本不講一些基礎的東西,導致有很大一部分同學時常有一些茫然的感覺.再舉個例子,我有個朋友,他的同學是自己自學的基礎日語,然後再去上培訓班,這樣的沒有根基的效果可想而知,至今還是水準差差.3.自學日文翻譯的人最好有一點英語基礎.:日語中有很多外來語,其中大部分是從英語中來的.有的時候我讀到一個片假名的詞語不知道是什麼,可是大部分情況下我可以猜出這個單詞的意思.雖然沒有英語基礎的學習者可以靠勤學苦練來彌補這個不足,但終究是要費點勁的.4.把聽力要提到和辭彙及語法同樣的高度上來.:日語是一門語言,是用來聽和說的.在標準的日語學習中,除了背單詞和語法之外,還要練習聽力和會話.這在正統的大學日語系裏面都有專門的老師負責.可是自學的人們就沒有這樣的福利了,一切都要靠自己.如果不重視的話,那麼最後的結局和日本的聾啞人是一樣一樣滴.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4

提高翻譯戰鬥力100練功密技!!

翻譯是把一種語言文字的意義用另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一種創造性的語言活動。翻譯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實踐和不斷積累的過程。從事英文翻譯的同志,特別是初學者,要想提高自己的翻譯能力,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多下功夫。 1.加強自身基本素養 所謂基本素養,是指翻譯者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亦即對翻譯者的基本要求。除了應該具有高尚的“譯德譯風”和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之外,譯者必須具備三方面的素養,即一定的英語水準、較高的漢語修養和豐富的學科專業知識。大量的翻譯實踐表明,這三方面的素養越高,越能順利地完成翻譯工作。關於英語水準,應注意打牢基礎,擴大辭彙量,廣泛閱讀,最好能聽、說、讀、寫、譯五方面訓練同時並進,較之單攻翻譯能更快提高英語水準。在漢語修養方面,應加強語法、邏輯、修辭等方面知識的研修,多閱讀、多寫作、多練習修改文章。在學科專業知識方面,要努力精通本職業務,多瞭解相關專業知識;經常閱覽國內、外護理專業期刊,掌握學科發展動態。 2.在翻譯實踐中錘煉 翻譯是一項創造性的語言活動,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不通過大量的實踐而要提高翻譯能力,無異於想學游泳卻又不下水一樣。當然,實踐也要講究科學性。初學者若無行家裏手的指點,最好是先找一些難度切合自己水準且有漢語譯文的材料進行翻譯練習。自己的譯文寫成後同人家的譯文相對照。先看看自己在理解方面是否準確,其次看看自己的表達是否符合漢語的語言習慣,從中找到不足。隨著水準的提高,可找些比較簡單的本專業基礎知識方面的文章進行翻譯,以後逐步過渡到英文護理文獻的翻譯。堅持循序漸進多翻譯多投稿,定會果實累累。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最好能堅持每天都多少搞點翻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定會大有長進。 3.向他人學習並勇於創新 初學翻譯的同志一方面可多讀些英漢對照類閱讀材料或有漢語注釋的英語讀物;另一方面還可根據譯文類雜誌上提供的某篇譯文的原文出處去查找到相應的原文,繼而進行對照閱讀。通過對比分析,可以找出自己的差距,學習和吸收他人在理解原文精神和翻譯表達等方面的長處,促進英文翻譯能力的提高。如果是自己選材進行翻譯,當遇到問題難以解決時,要虛心向他人求教。另外經常閱讀一些有關翻譯技巧的書籍,也有助於翻譯能力的提高。與此同時,還要有敢於創新的精神。在翻譯過程中,既不能拘泥於別人提供的譯文,也不能受囿于以往形成的條條框框。隨著翻譯能力的不斷提高,可以根據翻譯標準的要求去創造新的表現手法,進一步完善翻譯工作。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4

如何成功的翻譯者

作為一種語言翻譯可以是一個十分令人興奮和有意義的工作,是個不可替代的機會,準確的語言英文翻譯來實現其野心,它的語言不用說,作為一個主要要求是流暢的翻譯是多麼流利必須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之一。 您的源語言(原始文本正在翻譯語言)和您的目的語言(在其中的文本正在翻譯的語言),通常會保持一致,您將通常只翻譯成您的母語或鄉土語言文本。但是,如果,例如,你已經在不同的國家生活了好幾年的數目,可能是一個例外。一般來說,然而,多數人的第一語言只達到母語水準在家鄉。在您的目的語言,你將需要一個良好的寫作技巧和風格上把握語法,雇主會期望完成的文本是完美的。在您的源語言,但是,這種理解水準是沒有必要。顯然,你需要一個出色的語言掌握,雖然你也將在翻譯過程中獲得很好的協定的參考材料和字典。你也應該嘗試,並專注於一個特定的主題,因為這會令專業辭彙翻譯文本就少,而更易於管理的具體內容後,初步掌握學習曲線。 另一個棘手的問題,需要翻譯的審議成為一種語言,是一個翻譯度。一個這樣的程度,幾乎肯定會使它更容易找到一個初步的工作,因為它會給你一個好處,即使你是缺乏商業翻譯經驗。如果可能的話,選擇一個翻譯方案,其中包括一項實習,讓您建立工作經驗之前,你畢業。幾年後,但是,您的參考和工作經驗將變得更為重要,比你發現教育工作。雖然是首選的語言有沒有人為的限制的,根據常理判斷,語言更廣泛使用可能會在更大的需求。因此,它可能是最賺錢的是一個由中文,西班牙語,日文印地文/烏爾都語,阿拉伯語,俄語,日語,德語或法語。然而,翻譯專家,還需要在全球所有其他語言。另一項重要的決定作出時,是否成為一個英文翻譯工作,自由職業者或內部。一些翻譯工作,在兩種情況下,儘管大部分隻集中於一。自由職業要求你拿你自己的銷售,行銷,會計和管理服務。不過,好處包括自己的工作日程安排和任務的能力,是挑剔的,以你的。在內部翻譯,雖然受益於更加穩定和穩定的工作流,通常會在辦公室運作為基礎的環境,社會因素其中有些可能適合及淺水灣等。最終,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況不同,你選擇哪條路線將完全取決於您個人。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3

學日文要先會~動次!動詞!動次!

在學習日文翻譯的初期,開始學習動詞時,一般不大注意動詞的自他性。當學習到相當多的動詞後,文法中才開始強調動詞的自他性。但這時已經學了不少動詞,重新認識其自他性就顯得相當困難。因此,完全有必要在學習日語的初期,在開始學習動詞時,學習一個動詞就同時記住其自他性,對後來的學習幫助非常大。下面說明動詞的自他性在文法中的不同作用: 1,構成不同含義的日文翻譯句型。自動詞:窓が開いた。 窗戶開著。 (自動詞和主語相連)他動詞:私は窓を開けた。 我把窗戶打開。(他動詞和賓語相連)2,構成不同的被動句。自動詞:友達に來られて宿題ができなかった。友達が來て楽しく遊んだ。(自動詞的被動式表示受到損失而主動句沒有此義)他動詞:學生が先生に褒められた。先生が學生を褒めた。(他動詞的被動式與損失與否無關 )3,構成不同的使役句。自動詞:母は妹を町に行かせた。妹は町に行った。(自動詞的使役態使動作主體變成賓語)他動詞:先生は學生に本を読ませた。學生は本を読んだ。(他動詞的使役態使動作主體變成補語)4,構成存續體。自動詞 :(不能構成てある形式)他動詞:?澶俗證瑫?い皮ⅳ搿?5,自動詞+ている與他動詞+てある的區別 。自動詞: 窓が開いている。他動詞: 窓が開けてある。(翻譯時都譯成“窗戶開著”。但自動詞句子只說明現象,而他動詞的句子說明有人有目的地打開著。)以上簡單地舉了幾個例句,說明動詞自他性的不同使用方法。如果不準確掌握到處的自他性,則不能正確組成句子和理解句義。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3

老狗學不了新招

之前在學用新軟體,向辦公室同事們抱怨說老狗學不了新招了,同事笑說我是用中文講英語。教老狗學新招(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這樣的說法我覺得其實根本不用解釋,有想像力的人都能明白,用來解悶再自然不過。 況且,以狗喻人在中文裏 的俗語也不少,譬如狗改不了吃屎,寓意真需要人解釋才明白嗎?這個俗語至今倒還沒有聽過人以貼切的英文翻譯表述,我一下也捉摸不出恰如其分的辦法來說它. 不過中國人發明的另一個借狗諷人的詞倒已有前人引入英語。走狗用“走狗”來描繪有權勢 者的幫兇在中國至少可以追溯到清朝孔尚任的《桃花扇》:“正排著低品走狗奴才隊,都做了高潔清風大英雄。”蒲松齡在《聊齋志異》裏也…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3

為什麼有時候英文比母語更可靠??

絕大多數時候,母語中文比英文可靠,這是理所當然的。但,為什麼有時候英文比母語更可靠?? 先說一段故事: 02年,和一位校友一起迷上Flash動畫製作。很快,我自己看完了Macromedia Flash 5自帶的幫助 – 不是不想看中文教程,而是我被各種Tween(動畫)效果深深地吸引了,花了幾天幾夜不可自拔地看完了幾乎所有的內容;我的這位校友則傾向于從中文書籍中學習,實際上,我在這之前也幾乎不怎麼看軟體自帶的幫助。但不得不承認Macromedia的幫助製作的是在是非常友好、易用。 這位同學始終搞不明白,書中的“標誌”和“符號”是什麼意思。其實,這是同一個概念,在中文翻譯的時候譯者直接將Symbol翻譯過去了。而顯然這個翻譯並不是很適合。(之後,除了“元件”之外,我始終沒有給這個Symbol找到一個更好的對應辭彙,而Symbol顯然只能在這一場合翻譯為“元件”) 那麼,問題的關鍵是什麼呢?是Symbol不好理解麼?是這個詞確實沒有必要英文翻譯麼?我反復思考,認為問題的關鍵是,“標誌”和“符號”都已經在中文中有一個明確的含義,並使用已久了(相比之下,“元件”顯得“純粹”一些) 把英文翻譯為中文最怕的是,對應的中文辭彙已經有非常明確、易懂的自身含義。你看,把John翻譯為約翰就比較容易被人們所理解吧?約?翰?太詭異了………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3

大家一起學日文-日本女優常用語!!

日本的女優很出名的,不過很多人都聽不懂裏面的話, 以下為經典台詞日文翻譯,有興趣的朋友們來學學, 下回就了囉!! 止めて(yamete)=不要一般音譯為“亞美爹”,正確發音是:亞滅貼 気持ちいい(kimochiii)=爽死了一般音譯為“可莫其”,正確發音是:克一莫其一一 いたい(itai)=疼一般音譯為乙太, 行く(iku)=要出來了一般音譯為一庫, そこ…駄目(soko dame)=那裏……不可以一般音譯:鎖擴,打滅 放して(hanashite)=放開我音譯:哈那西貼…
大衛•霍克斯(David Hawkes)是國外極少數成就卓越的中國文學翻譯家之一,他的譯作《紅樓夢》英文版至今在西方世界擁有獨一無二的經典地位。他還是國外少有的漢學大師及紅學大師,對中國文化有著極深的造詣,早年曾翻譯《楚辭》。得益於他的卓越翻譯,《紅樓夢》才被西方世界所認識和了解,推動了中國文化在海外的傳播。他於2009年7月31日與世長辭,享年86歲。 霍克斯生長於東倫敦,隨後就讀於牛津大學基督教堂學院,在那裡,他短暫地修習了一段時間的古典文學,隨後即應招去倫敦學習“軍事日語”。因其在東方語言上的天賦,他很快成為了一名導師,教授情報工作人員和代碼破譯人員解讀日本的軍事報告。戰後因對日語沒有興趣,轉而研究中國文學。 1948年畢業後,他來到北京大學中文系留學,1951年秋學成返回牛津出任中文講師。霍克斯一生都會記得老北京那些已經湮沒在歷史中的特殊符號,1998年,他在受訪時說:“我會在夢中重歷北京,彷彿時間仍然是50年前。”然後,一個一個地說出那裡的街道、大門和胡同的名字。 1951年離開之後,霍克斯再也沒回過北京。當時他的未婚妻珍妮來北京找他,兩人在與當地警察局進行了漫長的協商後,終於在北京成婚。就在珍妮懷孕期間,朝鮮戰爭爆發了,隨後兩人被“強烈建議”回國。回到牛津後,霍克斯結識了他的中文老師——才華出眾的吳世昌來教授。吳世昌是公認的紅學家,霍克斯的翻譯得益吳世昌的紅學研究很多。事實上,早在北京留學期間,霍克斯就對《紅樓夢》這部氣勢宏大、錯綜複雜、中國古典小說史上最偉大的作品深深著了迷。他說:”我在牛津時,同學裘克安就借給我一本《紅樓夢》,當時一點也讀不懂。後來在北大,也聽過俞平伯的杜甫講座,但沒有意識到他是紅學家。他一口浙江方言,我不大聽得明白。” 在終生好友吳世昌的影響下,霍克斯一直想挑戰對《紅樓夢》的翻譯。在企鵝出版社1970年找到他時,他抓住這個機會,決心完成一部不那麼學術、“讓英文讀者享受”的譯作。很快,要譯完原作120章的艱鉅性讓他意識到,他必須全職來做這件事。他曾以中國式的自謙表示道,他“從不覺得自己是個好教授”,而更能做一名好譯者。於是,霍克斯辭去牛津大學中文教授一職,消息一出,就在中文研究領域引起了軒然大波。 接下來的10年,在萬靈學院其他研究員的幫助下,他完成了前80回的翻譯,並以《紅樓夢》的原名《石頭記》命名,重新整理為三卷,分別於1973、1977和1980年出版。而曹雪芹去世後被後人接續的後40回翻譯,則由霍克斯的女婿——漢學家約翰•閔福德完成。當時,閔福德還是霍克思執教牛津時的學生,1968年他向老師建議攜手同譯《紅樓夢》。霍克思說,”不巧的是那時我已同企鵝簽約,要把《紅樓夢》譯出來,列在他們的古典叢書裡。我只好對他說,如果他有興趣,後四十回由他譯,我譯前八十回。倆人譯速度可以加快,能早些把書印出來。”他本人相信曹雪芹只寫了八十回,但也不認為高鶚的續寫就沒有價值。 1973年,《石頭記》第一卷在倫敦出版。其後四卷,也在80年代前後相繼問世。
2009年7月31日,英國著名漢學家、紅學家,《紅樓夢》最偉大的英文翻譯家大衛•霍克斯(David Hawkes)病逝。霍克斯一生最閃耀之處,是在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翻譯出《紅樓夢》的英文全譯本。 霍克斯用了10年的時間,翻譯了前80回,分別在1973、1977、1980年出版了英文版《紅樓夢》分冊,最後四十回,由霍克斯的女婿漢學家閔福德完成。由此,西方世界第一部全本120回的《紅樓夢》便誕生了。 霍克斯的《紅樓夢》英文版,至今在西方世界擁有獨一無二的經典地位,20世紀80年代四卷本《紅樓夢》英文翻譯全本出現之後,20多年內,還沒有一部《紅樓 夢》新的英譯本出現。英國翻譯家戴乃迭和楊憲益合作翻譯的《紅樓夢》,在中國內地擁有影響力;而霍克斯版,則在西方世界一領風騷。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2

專業翻譯人員的條件

專業的翻譯人員,首先要掌握兩種以上的語言,即自己的母語和外語。並能夠夠熟練在兩種不同語言中進行自由翻譯。 嫺熟的專業技術:翻譯公司翻譯是兩門語言之間資訊的轉移過程,以會議口譯為例,要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理解發言者的語意,進行記錄,然後精准地用另一種語言重新組合,並復述出來。除了正確之外,一定要準確。綜合的能力素質:記憶能力、記錄能力、邏輯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等等,都是翻譯公司應該具備的綜合素質。廣泛的知識背景:作為專業翻譯,必須具有豐富的外語知識,對原文的正確理解,良好的中文基本功,以及寬廣的知識面。不僅如此,翻譯公司還應對所服務行業的專業知識非常熟悉,以及對政治、經濟、法律、國際事務都要有所瞭解,是個雜家。良好的職業道德:翻譯公司翻譯人員不管在何種場合,都要如實、準確地傳遞被翻譯者的意思。在翻譯工作開始前還要做好充分準備,對每一次翻譯任務負責。
第 5 頁,共 8 頁

Follow Us        
+886-3-3922006 info@imtranslationwe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