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vey是做好論文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Survey的目的大家都知道,就是要對研究的議題有個深入且廣泛的了解,這樣才知道目前在這領域裡研究的進展已經到什麼地步,state of the art是什麼,有那些的子題及技術已經被探討,從而也可以知道那些還可以開發,那些技術可以被的研究議題拿來應用。Survey 做的不好,最致命的打擊就是在對的研究議題一頭埋入,花了許多心血,好不容易熬出一些成果之後,突然才發現別人早已經發表同樣或類似的成果。 怎樣才能把survey做的深入且廣泛呢?要知道在這領域裡主要的國際會議是什麼,然後把這些會議近幾年來(至少三年)所發表過的論文的title及abstract瀏覽一次,找出跟研究議題比較相關的論文(注意:是「議題」,不是「領域」)。 這樣初步找出來的論文大概從十來篇到二、三十篇,甚至也可能更多。接著,得把這些論文的Introduction看一遍,對它們做個初步的瀏覽,然後把這些論文依它們與的研究議題的相關性做個大致的排序。接下來就是依序把這些論文仔細的研讀,每篇論文的重點是什麼,關鍵的技術又是什麼,都得弄得很清楚。在這個階段,每篇研讀的論文大概都是夠水準的論文(因為他們是發表在主要的國際會議)。在研讀這些論文的時候,看它們探討那些相關的文獻,這些文獻大致都得知道,並且就其中與研究議題最相關的論文,也得找出來仔細的研讀,並且重覆這樣子的工作一直追溯下去。不用擔心這樣做會無止無境,因為當從最近的一篇論文開始往前追朔,大概不超過三、四代,就會發現不必再追朔,因為再往前追朔,會發現它們要麼與的研究議題愈來愈遠,要麼就是研究領域的基本知識。如果是研究領域應具備的基本知識,而還不了解,那應該回頭再修一些課把基礎打好,不該這麼早就進入想研究的議題上。 根據這個經驗法則,會發現在survey的階段只要把握一個原則:把與研究議題相關的最近幾篇論文拿出來,看看這些論文所引用的文獻有沒有不知道的,如果沒有,那麼比這些論文早的文獻大概都沒遺漏了。如果有,就把它們找出來仔細的研讀。隨著研讀的論文愈多,的功力就愈增加。當發現拿到一篇新論文時只要看完它的Introduction之後,就知道這篇論文的重點及猜出它用的主要技術之後,的功力已經提昇到可以進入研究議題的階段了。在這個階段,如果論文的研讀夠深入及廣泛,往往也可以發現新的研究議題。 的survey還不能在這裡停止,因為的觸角可能尚未含蓋所有關於研究議題的文獻。目前只有survey與研究議題相關的主要國際會議(以及會議論文所引用到的相關文獻),這些會議通常不超三到五個。目前的國際會議相當多,而且有些會議的研討議題又廣,因此有可能兩個會議的主軸不一樣,但卻含蓋類似的子題。舉例來說,假設要研究的是peer-to-peer系統上的資訊搜尋,大概會找專門探討peer-to-peer系統的國際會議。這個目前大概有二、三個。可是知道那裡還有呢?至少還有二、三十個可能:專門討論分散式系統裡的國際會議(這至少有五到十個,其中first tier的約三、四個,其餘為second…
在英譯漢過程中,有些句子可以逐詞對譯,有些句子則由於英漢兩種語言的表達方式不同,就不能逐詞對譯,只能將詞類進行轉譯之後,方可使譯文顯得通順、自然;對詞類轉譯技巧的運用須從四個方面加以注意。 1、轉譯成動詞:英語中的某些名詞、介詞、副詞,翻譯時可轉譯成漢語中的動詞。 The lack of any special excretory system is…
重複技巧是英譯漢中的一種必不可少的翻譯技巧。由於英譯漢時往往需要重複原文中的某些詞才能使譯文表達明確具體;又由於英漢語言結構不同,重複的手段和作用也往往不盡相同,大致可分為三種。 1、為了明確I had experienced oxygen and /or engine trouble.我曾碰到過,不是氧氣設備了故障,就是引擎出故障,或兩者都出故障(重複名詞) Under…
在英譯漢過程中,有些句子可以逐詞對譯,有些句子則由於英漢兩種語言的表達方式不同,就不能逐詞對譯,只能將詞類進行轉譯之後,方可使譯文顯得通順、自然;對詞類轉譯技巧的運用須從四個方面加以注意。 1、轉譯成動詞:英語中的某些名詞、介詞、副詞,翻譯時可轉譯成漢語中的動詞。 The lack of any special excretory system is…
英漢詞句組成和排列的順序千差萬別,因此英譯漢時作些調整,顛倒一下順序,則是一種極為常見的翻譯技巧,這種翻譯技巧共分五種類型。 1、複合句倒譯技巧。複合句倒譯可分為部分倒譯和完全倒譯兩種技巧。 This university 6 newly _established faculties ,namely .Electronic…
正反、反正漢譯技巧是指翻譯時突破原文的形式,採用變換語氣的辦法處理詞句,把肯定的譯成否定的,把否定的譯成肯定的。 運用這種技巧可以使譯文更加合乎漢語規範或修辭要求,且不失原意。這種技巧可分五個方面加以陳述。 1、肯定譯否定 The above facts insist on the following…
英漢兩種語言,由於表達方式不盡相同,在具體英譯漢時,有時往往需要轉換一下句子成分,才能使譯達到邏輯正確、通順流暢、重點突出等目的。句子成分轉譯作為翻譯的一種技巧,其內容和形式都比較豐富,運用範圍也相當廣泛,共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 1、主語轉譯技巧,可以將句子的主語轉譯成漢語中的定語、賓語、狀語等。 The wings are responsible for keeping the sir…
英譯漢時,由於兩種語言的句子結構大不相同而往往需要改變一下句子結構以適應於漢語的表達習慣。採用分句、合句進行翻譯的作法正是為了達到這種目的而運用的 一種重要技巧。所謂分句,就是指把原文的一個簡單句譯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句子;所謂合名,就是指把原文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簡單句或一個複合句譯成一個單句。運用這種分句、合句的漢譯技巧可以使譯文層次分明,更合乎於漢語的表達習慣。分句流譯的技巧共分五種類型,合句漢譯的技巧共分三種類型。先談談分句漢 譯技巧的五種類型。 1、主語分句漢譯技巧。 A man spending twelve days on…
中英二種語言在句法和詞彙, 修辭上各方面均有著很大的差異, 而常用的翻譯技巧有增譯法、省譯法、轉換法、拆句法、合併法、正譯法、反譯法、倒置法、插入法、重組法、綜合法..等. 增譯法:根據中英兩種語言不同的思維、語言習慣和表達方法,在翻譯時增加一些詞、短句、或句子,以便更能準確地表達出原文所包含的意義. 例如: 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連接詞before的意思是指”在….之前”(previous to the time when).在語法上,它的功能比較專一.然而,由於中英表達習慣的不一樣,before的譯法卻有多種樣式.常見有以下幾種: 1.直譯成”在….(以或之)前”: 這時主句與before以句中的兩個動作依時間先後依序發生.例如:Before I enter on…
今天l.AM.睿譯小幫手要與大家分享這篇靜靜躺在我Evernote許久的文章。沒錯,誠如標題所示,就是要教你成為個吵架王,亨~亨~哈哈哈~(邪惡大笑) 言歸正傳,並不是惟恐天下不亂要大家學這些543的去亂用拉,其實l.AM.睿譯小幫手的用意是希望各位與歪國捧油不小心有了爭執的時刻,至少要懂得這些基本的吵架術語,以免被罵只能啞巴吃黃蓮唷~以下為中英文翻譯的對照實用好句子唷!!! 1. Stop complaining! 別發牢騷!2. You make me s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