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M. 睿譯

I.AM. 睿譯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Mihi vero, inquit, placet agi subtilius et, ut ipse dixisti, pressius. Fortasse id optimum, sed ubi illud: Plus semper voluptatis? Duo Reges: constructio interrete. Quaesita enim virtus est, non quae relinqueret naturam, sed quae tueretur.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4

爸爸今天去那裡?基本韓語我也會!!

1.안녕하세요(安寧哈塞喲):見到韓國朋友說一句“您好”

2.만나서반갑습니다(滿拉所盼嘎不是米大):見到你很高興

3.잘부탁합니다(擦兒不它卡米大):多多關照

4.감사합니다(卡目沙哈米大):謝謝

5.죄송합니다(罪送哈米大):對不起

6.안녕히가세요(安寧習卡色喲):再見,走好,在客人離開的時候主人對客人說的話

7.안녕히계세요(安寧習給色喲):再見,對主人說的話

8.사랑해요(薩朗黑喲):我愛你,在韓劇中經常可以聽到的。

9.좋아해요(做啊黑喲):喜歡

10.맛있게드세요(嗎習給多色喲):吃好啊

11.배불러요(別不兒羅喲):我吃飽了

12.고파요(過怕喲):肚子餓了

13.연락할게요(眼兒拉卡兒給喲):我聯繫你

14.안녕히주무세요(安寧習租目塞喲):晚安

15.생일축하합니다(生一兒粗卡哈米大):生日快樂

16.아자!아자!회이팅!(啊雜,啊雜,華一聽):加油!

17.오빠,사랑해요(哦吧,沙浪黑喲):看到自己喜歡的韓國歌星可以說的一句很實用的話,讓他能一下子註意到你。要註意這里的“오빠”是女孩子才能說的哦

18.도와주세요(多哇主塞喲):請幫我

19.저는김희선이라고합니다(錯能近米森一拉過哈米打):我叫金喜善,”저는“是我的意思,”이라고합니다“是叫的意思

20.저는중국사람입니다(錯能總谷沙拉米米打):我是中國人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4

日文50音@@~怎麼背來背去變成100音!!

很多朋友都在自學日語,可是有很多自學的朋友學來學去感覺什麼也不會.這就怪了,是不努力嗎,不是?不刻苦,也不是.那是為什麼呢?

1.自學日文翻譯要有恒心.:自學日語和每天晨練一樣,貴在堅持.只有不斷的積累,才能有收穫.
2.自學日語的人最好有一定的基礎,否則是很難有什麼突破的.:看過金庸的大作–<飛狐外傳>的人都知道,胡斐在剛道時的武功很平常,連個末流高手都算不上.那麼是什麼使他的武功忽然上了一個層次呢?沒錯,就是”胡家刀法”的前幾頁找到並學會以後.從這裏可以看出基礎是多麼的重要.我很幸運,我的日語啟蒙老師給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使我在以後我自學中收益很深.在我有了一定的基礎後,也參加過社會上辦的培訓班,那個培訓班的老師在講課時根本不講一些基礎的東西,導致有很大一部分同學時常有一些茫然的感覺.再舉個例子,我有個朋友,他的同學是自己自學的基礎日語,然後再去上培訓班,這樣的沒有根基的效果可想而知,至今還是水準差差.
3.自學日文翻譯的人最好有一點英語基礎.:日語中有很多外來語,其中大部分是從英語中來的.有的時候我讀到一個片假名的詞語不知道是什麼,可是大部分情況下我可以猜出這個單詞的意思.雖然沒有英語基礎的學習者可以靠勤學苦練來彌補這個不足,但終究是要費點勁的.
4.把聽力要提到和辭彙及語法同樣的高度上來.:日語是一門語言,是用來聽和說的.在標準的日語學習中,除了背單詞和語法之外,還要練習聽力和會話.這在正統的大學日語系裏面都有專門的老師負責.可是自學的人們就沒有這樣的福利了,一切都要靠自己.如果不重視的話,那麼最後的結局和日本的聾啞人是一樣一樣滴.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4

提高翻譯戰鬥力100練功密技!!

翻譯是把一種語言文字的意義用另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一種創造性的語言活動。翻譯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實踐和不斷積累的過程。從事英文翻譯的同志,特別是初學者,要想提高自己的翻譯能力,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多下功夫。

1.加強自身基本素養

所謂基本素養,是指翻譯者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亦即對翻譯者的基本要求。除了應該具有高尚的“譯德譯風”和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之外,譯者必須具備三方面的素養,即一定的英語水準、較高的漢語修養和豐富的學科專業知識。大量的翻譯實踐表明,這三方面的素養越高,越能順利地完成翻譯工作。關於英語水準,應注意打牢基礎,擴大辭彙量,廣泛閱讀,最好能聽、說、讀、寫、譯五方面訓練同時並進,較之單攻翻譯能更快提高英語水準。在漢語修養方面,應加強語法、邏輯、修辭等方面知識的研修,多閱讀、多寫作、多練習修改文章。在學科專業知識方面,要努力精通本職業務,多瞭解相關專業知識;經常閱覽國內、外護理專業期刊,掌握學科發展動態。

2.在翻譯實踐中錘煉

翻譯是一項創造性的語言活動,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不通過大量的實踐而要提高翻譯能力,無異於想學游泳卻又不下水一樣。當然,實踐也要講究科學性。初學者若無行家裏手的指點,最好是先找一些難度切合自己水準且有漢語譯文的材料進行翻譯練習。自己的譯文寫成後同人家的譯文相對照。先看看自己在理解方面是否準確,其次看看自己的表達是否符合漢語的語言習慣,從中找到不足。隨著水準的提高,可找些比較簡單的本專業基礎知識方面的文章進行翻譯,以後逐步過渡到英文護理文獻的翻譯。堅持循序漸進多翻譯多投稿,定會果實累累。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最好能堅持每天都多少搞點翻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定會大有長進。

3.向他人學習並勇於創新

初學翻譯的同志一方面可多讀些英漢對照類閱讀材料或有漢語注釋的英語讀物;另一方面還可根據譯文類雜誌上提供的某篇譯文的原文出處去查找到相應的原文,繼而進行對照閱讀。通過對比分析,可以找出自己的差距,學習和吸收他人在理解原文精神和翻譯表達等方面的長處,促進英文翻譯能力的提高。如果是自己選材進行翻譯,當遇到問題難以解決時,要虛心向他人求教。另外經常閱讀一些有關翻譯技巧的書籍,也有助於翻譯能力的提高。與此同時,還要有敢於創新的精神。在翻譯過程中,既不能拘泥於別人提供的譯文,也不能受囿于以往形成的條條框框。隨著翻譯能力的不斷提高,可以根據翻譯標準的要求去創造新的表現手法,進一步完善翻譯工作。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4

如何成功的翻譯者

作為一種語言翻譯可以是一個十分令人興奮和有意義的工作,是個不可替代的機會,準確的語言英文翻譯來實現其野心,它的語言不用說,作為一個主要要求是流暢的翻譯是多麼流利必須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之一。

您的源語言(原始文本正在翻譯語言)和您的目的語言(在其中的文本正在翻譯的語言),通常會保持一致,您將通常只翻譯成您的母語或鄉土語言文本。但是,如果,例如,你已經在不同的國家生活了好幾年的數目,可能是一個例外。一般來說,然而,多數人的第一語言只達到母語水準在家鄉。在您的目的語言,你將需要一個良好的寫作技巧和風格上把握語法,雇主會期望完成的文本是完美的。在您的源語言,但是,這種理解水準是沒有必要。顯然,你需要一個出色的語言掌握,雖然你也將在翻譯過程中獲得很好的協定的參考材料和字典。你也應該嘗試,並專注於一個特定的主題,因為這會令專業辭彙翻譯文本就少,而更易於管理的具體內容後,初步掌握學習曲線。

另一個棘手的問題,需要翻譯的審議成為一種語言,是一個翻譯度。一個這樣的程度,幾乎肯定會使它更容易找到一個初步的工作,因為它會給你一個好處,即使你是缺乏商業翻譯經驗。如果可能的話,選擇一個翻譯方案,其中包括一項實習,讓您建立工作經驗之前,你畢業。幾年後,但是,您的參考和工作經驗將變得更為重要,比你發現教育工作。雖然是首選的語言有沒有人為的限制的,根據常理判斷,語言更廣泛使用可能會在更大的需求。因此,它可能是最賺錢的是一個由中文,西班牙語,日文印地文/烏爾都語,阿拉伯語,俄語,日語,德語或法語。然而,翻譯專家,還需要在全球所有其他語言。另一項重要的決定作出時,是否成為一個英文翻譯工作,自由職業者或內部。一些翻譯工作,在兩種情況下,儘管大部分隻集中於一。自由職業要求你拿你自己的銷售,行銷,會計和管理服務。不過,好處包括自己的工作日程安排和任務的能力,是挑剔的,以你的。在內部翻譯,雖然受益於更加穩定和穩定的工作流,通常會在辦公室運作為基礎的環境,社會因素其中有些可能適合及淺水灣等。最終,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況不同,你選擇哪條路線將完全取決於您個人。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3

學日文要先會~動次!動詞!動次!

在學習日文翻譯的初期,開始學習動詞時,一般不大注意動詞的自他性。當學習到相當多的動詞後,文法中才開始強調動詞的自他性。但這時已經學了不少動詞,重新認識其自他性就顯得相當困難。因此,完全有必要在學習日語的初期,在開始學習動詞時,學習一個動詞就同時記住其自他性,對後來的學習幫助非常大。下面說明動詞的自他性在文法中的不同作用:

1,構成不同含義的日文翻譯句型。
自動詞:窓が開いた。 窗戶開著。 (自動詞和主語相連)
他動詞:私は窓を開けた。 我把窗戶打開。(他動詞和賓語相連)
2,構成不同的被動句。
自動詞:友達に來られて宿題ができなかった。
友達が來て楽しく遊んだ。(自動詞的被動式表示受到損失而主動句沒有此義)
他動詞:學生が先生に褒められた。
先生が學生を褒めた。(他動詞的被動式與損失與否無關 )
3,構成不同的使役句。
自動詞:母は妹を町に行かせた。
妹は町に行った。(自動詞的使役態使動作主體變成賓語)
他動詞:先生は學生に本を読ませた。
學生は本を読んだ。(他動詞的使役態使動作主體變成補語)
4,構成存續體。
自動詞 :(不能構成てある形式)
他動詞:?澶俗證瑫?い皮ⅳ搿?
5,自動詞+ている與他動詞+てある的區別


自動詞: 窓が開いている。
他動詞: 窓が開けてある。
(翻譯時都譯成“窗戶開著”。但自動詞句子只說明現象,而他動詞的句子說明有人有目的地打開著。)
以上簡單地舉了幾個例句,說明動詞自他性的不同使用方法。如果不準確掌握到處的自他性,則不能正確組成句子和理解句義。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3

老狗學不了新招

之前在學用新軟體,向辦公室同事們抱怨說老狗學不了新招了,同事笑說我是用中文講英語。
教老狗學新招(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這樣的說法我覺得其實根本不用解釋,有想像力的人都能明白,用來解悶再自然不過。

況且,以狗喻人在中文裏 的俗語也不少,譬如狗改不了吃屎,寓意真需要人解釋才明白嗎?
這個俗語至今倒還沒有聽過人以貼切的英文翻譯表述,我一下也捉摸不出恰如其分的辦法來說它.

不過中國人發明的另一個借狗諷人的詞倒已有前人引入英語。
走狗
用“走狗”來描繪有權勢 者的幫兇在中國至少可以追溯到清朝孔尚任的《桃花扇》:“正排著低品走狗奴才隊,都做了高潔清風大英雄。”蒲松齡在《聊齋志異》裏也 有一句“操杖隸皆紳家走狗”。
這個詞有人考證在1937年首次介紹到英文裏來,但轉換過程中不知為何加快了狗的步伐,從走改 作跑,叫running dog。
猶如紙老虎
紙老虎這個中國說法傳到英 語裏來,現在即便不說人人皆知,流行也頗廣泛。在我手邊的《簡明牛津字典》的老虎一欄的十幾行注釋裏,它在第三行就已經出現了。
紙老虎用來比喻外表強大 但實際上空虛無力,至少可以追溯到《水滸傳》第25回:“急上場時,便沒些用,見個紙虎,也嚇一交。”

下貓狗 雨
我覺得兩個豐富的語言之間多一些交流好象是彼此互利的事情,不過一個說法能不能真的流行起來當 然有諸多因素,譬如原來語言中的用語是否形象生動,以及受惠語言能否找出簡潔明確的相應表述。
有的說法比較形象但內在邏 輯不甚明朗,譬如英語說“下貓狗雨”(rain cats and dogs),猛聽起來好像不著邊際,因此很難想像它能傳播開來。
一種解釋是說這個英文翻譯來 自英國人住茅草頂房子的年代,當時雨下大了會讓躲在茅草裏面的貓狗都跳出來。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3

為什麼有時候英文比母語更可靠??

絕大多數時候,母語中文比英文可靠,這是理所當然的。但,為什麼有時候英文比母語更可靠??

先說一段故事:

02年,和一位校友一起迷上Flash動畫製作。很快,我自己看完了Macromedia Flash 5自帶的幫助 – 不是不想看中文教程,而是我被各種Tween(動畫)效果深深地吸引了,花了幾天幾夜不可自拔地看完了幾乎所有的內容;我的這位校友則傾向于從中文書籍中學習,實際上,我在這之前也幾乎不怎麼看軟體自帶的幫助。但不得不承認Macromedia的幫助製作的是在是非常友好、易用。

這位同學始終搞不明白,書中的“標誌”和“符號”是什麼意思。其實,這是同一個概念,在中文翻譯的時候譯者直接將Symbol翻譯過去了。而顯然這個翻譯並不是很適合。(之後,除了“元件”之外,我始終沒有給這個Symbol找到一個更好的對應辭彙,而Symbol顯然只能在這一場合翻譯為“元件”)

那麼,問題的關鍵是什麼呢?是Symbol不好理解麼?是這個詞確實沒有必要英文翻譯麼?我反復思考,認為問題的關鍵是,“標誌”和“符號”都已經在中文中有一個明確的含義,並使用已久了(相比之下,“元件”顯得“純粹”一些)

把英文翻譯為中文最怕的是,對應的中文辭彙已經有非常明確、易懂的自身含義。你看,把John翻譯為約翰就比較容易被人們所理解吧?約?翰?太詭異了……

還是回到這個例子,站在我自己的角度出發:一開始,我可能不知道如何理解Symbol這個詞,因為它不是我的母語,而我又(幸運地)沒有背過詞典。於是,跟在我自己的體驗著幫助走,逐漸地就能搞清楚究竟是怎麼回事;然而,如果我一開始就把它當作一種“符號”或者“標誌”的話,我的思維可能就很快被“符號”和“標誌”的中文涵義給帶走了,我可能就會滿腦子都是“‘紫禁城’政治上是中國古代皇權的標誌,‘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符號,‘布爾什維克’是共產主義者的符號”這樣的內容了。這和Symbol本身在Flash動畫製作中的涵義相隔千里。

是的,這有點像習慣思維所帶來的問題,但我覺得也沒有必要一定要堅強地把那些通俗易懂的辭彙一個個都賦予一堆新的意思,直接用英文單詞來理解,或者找一個新的詞語組合(例如“夸脫”、“乙太”),不是更方便麼?這一點,還正好把漢語的精准體現出來了,我都覺得美國人要用一堆上下文來區分那些5、6個字母構成的詞語太累了。

週一, 08 十一月 2021 11:43

大家一起學日文-日本女優常用語!!

日本的女優很出名的,不過很多人都聽不懂裏面的話,

以下為經典台詞日文翻譯,有興趣的朋友們來學學, 下回就了囉!!

止めて(yamete)=不要
一般音譯為“亞美爹”,正確發音是:亞滅貼

気持ちいい(kimochiii)=爽死了
一般音譯為“可莫其”,正確發音是:克一莫其一一

いたい(itai)=疼
一般音譯為乙太,

行く(iku)=要出來了
一般音譯為一庫,

そこ…駄目(soko dame)=那裏……不可以
一般音譯:鎖擴,打滅

放して(hanashite)=放開我
音譯:哈那西貼

はつかし(hatsukashi)=羞死人了
音譯:哈次凱西

あたしの奧に(atashinookuni)=到人家的身體裏了
音譯:啊她西諾喔庫你

ha ya ku就是快一點

もっと、強く(再用力點) mooto, tsuyoku
默托,吃藥苦”

大衛•霍克斯(David Hawkes)是國外極少數成就卓越的中國文學翻譯家之一,他的譯作《紅樓夢》英文版至今在西方世界擁有獨一無二的經典地位。他還是國外少有的漢學大師及紅學大師,對中國文化有著極深的造詣,早年曾翻譯《楚辭》。得益於他的卓越翻譯,《紅樓夢》才被西方世界所認識和了解,推動了中國文化在海外的傳播。他於2009年7月31日與世長辭,享年86歲。

霍克斯生長於東倫敦,隨後就讀於牛津大學基督教堂學院,在那裡,他短暫地修習了一段時間的古典文學,隨後即應招去倫敦學習“軍事日語”。因其在東方語言上的天賦,他很快成為了一名導師,教授情報工作人員和代碼破譯人員解讀日本的軍事報告。戰後因對日語沒有興趣,轉而研究中國文學。 1948年畢業後,他來到北京大學中文系留學,1951年秋學成返回牛津出任中文講師。
霍克斯一生都會記得老北京那些已經湮沒在歷史中的特殊符號,1998年,他在受訪時說:“我會在夢中重歷北京,彷彿時間仍然是50年前。”然後,一個一個地說出那裡的街道、大門和胡同的名字。 1951年離開之後,霍克斯再也沒回過北京。當時他的未婚妻珍妮來北京找他,兩人在與當地警察局進行了漫長的協商後,終於在北京成婚。就在珍妮懷孕期間,朝鮮戰爭爆發了,隨後兩人被“強烈建議”回國。
回到牛津後,霍克斯結識了他的中文老師——才華出眾的吳世昌來教授。吳世昌是公認的紅學家,霍克斯的翻譯得益吳世昌的紅學研究很多。事實上,早在北京留學期間,霍克斯就對《紅樓夢》這部氣勢宏大、錯綜複雜、中國古典小說史上最偉大的作品深深著了迷。他說:”我在牛津時,同學裘克安就借給我一本《紅樓夢》,當時一點也讀不懂。後來在北大,也聽過俞平伯的杜甫講座,但沒有意識到他是紅學家。他一口浙江方言,我不大聽得明白。”

在終生好友吳世昌的影響下,霍克斯一直想挑戰對《紅樓夢》的翻譯。在企鵝出版社1970年找到他時,他抓住這個機會,決心完成一部不那麼學術、“讓英文讀者享受”的譯作。很快,要譯完原作120章的艱鉅性讓他意識到,他必須全職來做這件事。他曾以中國式的自謙表示道,他“從不覺得自己是個好教授”,而更能做一名好譯者。於是,霍克斯辭去牛津大學中文教授一職,消息一出,就在中文研究領域引起了軒然大波。

接下來的10年,在萬靈學院其他研究員的幫助下,他完成了前80回的翻譯,並以《紅樓夢》的原名《石頭記》命名,重新整理為三卷,分別於1973、1977和1980年出版。而曹雪芹去世後被後人接續的後40回翻譯,則由霍克斯的女婿——漢學家約翰•閔福德完成。當時,閔福德還是霍克思執教牛津時的學生,1968年他向老師建議攜手同譯《紅樓夢》。霍克思說,”不巧的是那時我已同企鵝簽約,要把《紅樓夢》譯出來,列在他們的古典叢書裡。我只好對他說,如果他有興趣,後四十回由他譯,我譯前八十回。倆人譯速度可以加快,能早些把書印出來。”他本人相信曹雪芹只寫了八十回,但也不認為高鶚的續寫就沒有價值。 1973年,《石頭記》第一卷在倫敦出版。其後四卷,也在80年代前後相繼問世。

2009年7月31日,英國著名漢學家、紅學家,《紅樓夢》最偉大的英文翻譯家大衛•霍克斯(David Hawkes)病逝。霍克斯一生最閃耀之處,是在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翻譯出《紅樓夢》的英文全譯本。

 霍克斯用了10年的時間,翻譯了前80回,分別在1973、1977、1980年出版了英文版《紅樓夢》分冊,最後四十回,由霍克斯的女婿漢學家閔福德完成。由此,西方世界第一部全本120回的《紅樓夢》便誕生了。

霍克斯的《紅樓夢》英文版,至今在西方世界擁有獨一無二的經典地位,20世紀80年代四卷本《紅樓夢》英文翻譯全本出現之後,20多年內,還沒有一部《紅樓 夢》新的英譯本出現。英國翻譯家戴乃迭和楊憲益合作翻譯的《紅樓夢》,在中國內地擁有影響力;而霍克斯版,則在西方世界一領風騷。

第 16 頁,共 26 頁

Follow Us        
+886-3-3922006 info@imtranslationwe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