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時值研究所招生考試的熱季,筆者受命擔任本校英文科命題和閱卷委員,直接感受到每年報考的人數節節上升,競爭愈形激列,但改完試卷後的心情卻年年下沈,難以釋懷。難以理解的是為何如此眾多的考生,在接受大學高等教育四年後,竟然在考研究所時的英文分數還是只有二、三十分,而作文抱零分的也所在多有。這些有志攻讀研究所的同學理當是在學時的精英,社會未來的棟樑,但考起國際通用語言的英文卻是一片慘不忍睹。
筆者也曾擔任大學學測的閱卷委員,更令我訝異的是,單以英文寫作而言,大學生考研究所的英文寫作和高中生考大學學測的表現居然相差無幾。一樣有許多人空白未寫隻字片語,有許多人通篇無一句正確語法,更有許多人寫得文不對題或不知所云。而換個角度來看,事實上有不少高中生的英文寫作表現是遠超過大學生的,也讓人不禁質疑,這些四年前通過大學入學考試的高中生,在接受過更上一層的大學教育後,英文程度很可能是不進反退。這樣的結果無疑是令大學英文教師相當沮喪的,學生從高中畢業之後的英文學習不但無法累積,反而在大學學習英文的時間愈長,成效愈差,這種吊詭現象透顯出大學英文教學資源的虛擲浪費和無能為力,究其原因可能不外以下數端:
一是台灣近十年來大學數量激增,錄準標準卻逐年下探,在高中時代的英文基礎欠佳的學生仍能輕易考上大學,若再加上大學英文課要求不甚嚴格的情況下,學生的英文程度就一直停留在原點,甚至倒退至不如高中時的水準。
二是學生學習英文動機低落,英文課由高中時的主科淪落為大學中被邊緣化的共同科目,學生以研讀本系專業科目為要務,常有人在上英文課偷看其主修科目的書,更不用說翹課情況之嚴重了。
三是多數大學所開設的共同英文課常只限於大一時修習四或六個學分,每週上二至三個小時,與高中生一週四到六小時的英文課差距甚遠。況且大學生於大二以後幾乎就不再修習任何英文課,如此少的英文學分數,以目前國際化潮流對於職場上英文能力的要求不但是明顯不敷所需,而且除非學生具有自主學習英文的習慣,否則長期來的英文學習遂告中斷,殊為可惜。
四則是目前大學英文的教學重心轉移到溝通式教學法,教授標榜生活化和實用化英語來培養學生的口說技能,學習如何與外國人談天說地或到國外觀光購物,相對排擠學生進一步學習英文讀寫的機會,更遑論能夠使用英文表達思想觀念的能力了。
目前各大學已體認到學生英文素質偏低的事實,開始想方設法提升學生英文的能力,但看來多數學校還是以強迫學生通過全民英檢考試為最重要的法寶。但事實上若未能真正針對上述幾項原因加以導正,以匡濟大學生英文程快速沈淪的窘境,即仍難免於大學生英文程度不如高中生之譏。